家鸦
家鸦(学名:)又称家乌鸦、可伦坡鸦,是亚洲常见的鸦科鸟类,属定栖和群居动物。牠的大小介乎寒鸦和小嘴乌鸦之间,约40厘米长,但比这两种鸦类为瘦小。家鸦的额、冠、喉的毛色深黑而富光泽,颈和胸呈浅灰褐,翼、尾和足部则为黑色。而不同地区的家鸦,喙的厚度和毛色深浅,皆略有不同。[1]
家鸦![]() | |
---|---|
![]() | |
家鸦 Corvus splendens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鸦科 Corvidae |
属: | 鸦属 Corvus |
种: | 家鸦 C. splendens |
二名法 | |
Corvus splendens | |
![]() |

卵 Eudynamys scolopaceus 在巢中 Corvus splendens
家鸦的平均体重约为293.5克[2],一般生活于山谷河流两侧的高大乔木上、亦见于平原耕地附近以及甚至居民点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3]。
分布和习性
家鸦广泛分布于南亚地区,原居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拉克沙群岛、泰国西南边和伊朗的南部海岸。因为人类的交通往来,家鸦亦随之传入其他地区,亦由农村转入城市生活,例如家鸦已传入东非苏丹港和邻近的桑给巴尔地区,更早于1920年代通过轮船传到澳洲,但已几近扑灭。
家鸦的生存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牠们多居于城市地区、船坞、农地、红树林和海岸之间,尤其城市化入侵家鸦的栖息地,而家鸦属杂食性的食腐动物,大量的都市废物正为家鸦提供粮食。另外,一般认为家鸦都比较聪明和凶勇,能瞬速察觉被猎杀的危险,不易扑灭。牠们多数大量集结于食物来源,例如屠宰场和菜市场。[4]
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的影响
在印度,家鸦会损害农作物,例如小麦和玉米,对果园水果的破坏尤其严重,外来的家鸦亦会袭击其他原生鸟类,摧毁乌巢,更捕食鸟蛋和幼鸟,危害生物多样性。另外,家鸦亦可能将外来的病毒带入本土,加上家鸦多从都市废物中觅食,成为疾病的传播媒介。在香港,外来的家鸦群居于深水埗、长沙湾、九龙仔公园一带,根据香港政府2004年的统计,约250只家鸦在这一带出没[6],部分更集居于住宅区,例如丽阁邨更多次发现带有H5N1禽流感的家鸦尸体,对居民构成潜在威胁。[7][8]
参考文献
- 国际鸟盟.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06-20].
- . BirdLife.org. [201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2007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7月19日).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PDF). [2007-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03-31).
- . [2007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30日).
- . [2007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17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