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燕

家燕Hirundo rustica),又名拙燕,是燕科燕属的一种鸟类,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是候鸟,繁殖于全北界,过冬于旧热带界东洋界,在南极洲有迷鸟记录[2]。家燕有着黑蓝色的羽毛和长而分叉的尾巴[3]。它会在人类的屋檐下衔泥筑巢,善于空中游猎飞虫与嘻戏,而又因以许多害虫为食而常在文学作品和民谣中以益鸟的形象出现。

家燕
H. rustic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燕科 Hirundinidae
属: 燕属 Hirundo
种:
家燕 H. rustica
二名法
Hirundo rustica
  繁殖区
  定栖区
  过冬区
异名
  • Hirundo erythrogaster

特征

身长15厘米,上体钢蓝色;胸偏红而具一道蓝色胸带,腹白;尾甚长且分岔深,近端处具白色点斑;虹膜为褐色;及脚为黑色;叫声为高音嘁嘁喳喳叫声。

分布

遍及全球开阔地带如草原、农地和水域周遭。亦是一种相当都市化的鸟类。繁殖于全北界的温暖地区,过冬地则在热带亚洲美洲非洲。在台湾同时为冬候鸟、过境鸟与夏候鸟。[4]

家燕迁徙时会大量集结,形成大型群体。[5][6]一般在九月繁殖季结束后,便会从繁殖地踏上向南避冬的旅程。[7][8]

食物

主要以等昆虫为食。[8]常在空中来回移动捕食飞虫。

繁殖

家燕的卵

于屋檐、桥梁筑巢,巢以泥土构成,成碗状,在人造建筑物较稀少的过去,家燕筑巢于山洞、岩壁等地。[3]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

参考数据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家燕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家燕分类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2. Korczak-Abshire, Małgorzata; Lees, Alexander; Jojczyk, Agata. . Polish Polar Research. 2001, 32 (4): 355–360. doi:10.2478/v10183-011-0021-9可免费查阅.
  3. Turner, Angela K; Rose, Chris.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9. ISBN 0-395-51174-7. p164–169
  4. . 2012: 634.
  5. . 2021-09-24 [2022-08-04] (中文(台湾)).
  6. 周宗祯. . 联合报新闻网. 20210813T014308Z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2) (中文(台湾)).
  7. .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6).
  8. 陈柔聿. (硕士论文). 国立台南大学. 2010.
  • 尹琏, 费嘉伦, 林超英.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 2006. ISBN 978-962-02-0360-2.
  • 约翰∙马敬能, 卡伦∙菲利普斯, 何芬奇着. .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 pp.335–336, pl.89(882). ISBN 7-5355-3224-1.
  • 《雀鸟分类名录》,香港观鸟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