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安东尼·范‧雷文霍克(荷兰语:,荷兰语发音:[ɑnˈtoːni vɑn ˈleːuə(n)ˌɦuk][1]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是出身荷兰共和国代尔夫特的博物学家和显微镜学家。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 |
---|---|
![]() 扬·维科莱所绘 | |
出生 | ![]() (今 ![]() | 1632年10月24日
逝世 | 1723年8月26日![]() (今 ![]() | (90岁)
国籍 | ![]() ![]() |
知名于 | 微生物、光学显微镜 |
签名 | |
![]() |
他率先发现了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单细胞生物,因此被称为“原生动物学和细菌学之父”。[2]他描述了精子的发现,并在许多动物物种中检查了它们。他的观察使他成为自然发生的反对者。与他那个时代的其他研究人员同时,他发现红血球和微血管是循环系统中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联系。他的研究领域跨越了从医学到植物学的广泛领域。
列文虎克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布商,并于约 27 岁起在家乡代尔夫特担任市政公务员。他没有受过任何科学或技术训练,而是自学理解如何制造和使用显微镜。当时,他通过 300 多封信向伦敦皇家学会和许多其他欧洲人士传达他使用显微镜所做的观察。
生平
他经由手工自制的显微镜,首先观察并描述单细胞生物,他当时将这些生物称为「animalcules」。此外,他也是最早纪录观察肌纤维、细菌、精虫、微血管中血流的科学家。雷文霍克观察自己的精液,在显微镜观察下从中发现精细胞,他自认这是他生涯中的重大发现,并观察两栖类、软件动物、鸟类、鱼类与哺乳动物的精细胞,获致一个新的结论,受精就是在精细胞穿进卵中而发生的[3]。
在他的一生当中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并制造了400种以上的显微镜,其中有9种至今仍有人使用。
列文虎克去世后,因无人追随其研究,微生物学进入黑暗时期。对微生物学兴趣降低原因:
- 缺少学习微生物的技术;
- 大多数人相信微生物仅是稀奇的,但对社会的影响极微或无影响。
参考文献
- 书目
- 卜正民(Timothy Brook) 《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十七世纪全球贸易 Vermeer’s Ha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远流出版,2009年
- 引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