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新

孙维新1957年11月8日)是以天文教育推广闻名的台湾天文学家,曾任国立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所长与科学教育中心主任、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

孙维新
孙维新,2015年。
出生 (1957-11-08) 1957年11月8日
台湾台北市
居住地 台湾
国籍 中华民国
母校老松国小
万华国中
建国中学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学士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天文物理学博士[1]
知名于活跃星系核与类星体
交互作用星系
星系演化与恒星形成
科学教育
奖项中央大学理学院优良教师奖
中央大学教学杰出奖
中央大学特别贡献奖
国科会研究甲种奖
国科会指导大专生研究奖
科教节目金钟奖
台湾大学教学杰出奖
台湾大学教师社会服务杰出奖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类星体与活跃星系、星际物质巡天观测、物理演示教学
机构戈达德太空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中央大学物理系与天文研究所教授
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所长
中华民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中央大学科学教育中心主任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梁次震宇宙学与粒子天文物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
博士导师Matthew A. Malkan[2]

经历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演讲的的孙维新,2010年

孙维新于1957年生于台湾台北市,原籍山东[3]。1979年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毕业,198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天文物理学博士。1987至1989年间于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89年返台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92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成立后曾任所长,并曾出任中华民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立中央大学科学教育中心主任。2007年转任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4],以及梁次震宇宙学与粒子天文物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1年1月17日借调至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担任馆长[5],2021年4月16日退休[6] 现担任科学人杂志总编辑。

研究

孙维新的主要研究是活跃星系核类星体交互作用星系星系演化恒星形成。并且有鹿林山星际物质发射线巡天计划垦丁天文台教育训练计划、BATC多色巡天计划与青藏高原天文台科研及教育计划等研究与教学计划[7][8]

孙维新于2007年在西藏阿里地区开始创建天文台,目前已完成,于2011年开始观测。该天文台可在台湾进行遥控[9]

科学教育

孙维新在台湾以天文学普及教育闻名。他在1993年主持的公共电视节目《航向宇宙深处》系列获得1994年金带奖[10]和1995年李国鼎科技节目奖,他本人以该节目获得2000年第35届金钟奖电视金钟奖教科文节目主持人奖[11][12]。所着《孙维新谈天》一书获得第二届吴大猷科普著作金签奖[13]、2003年金鼎奖优良图书推荐[14]、2010年科普阅读年推荐「百大科普好书」[15]。他于1995年起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湾联合大学系统等多所大学授课的「认识星空」通识课程广受学生好评[16][17][18]。任职于中央大学期间,孙维新在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水族实验中心顶楼创建垦丁天文台,每年高中和大学寒暑假期间办理多梯次观测研习营。

2003年春天起,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支持下,孙维新负责办理「展望」系列科学普及演讲,并邀请各界专家演讲介绍各领域科学发展[19][20]。2005年时配合2005 世界物理年负责主办「探索物理博览会」[21]。他也是2009全球天文年台湾总召集人[22]。曾担任汉声广播电台《生活扫描》节目中「让我们看星去」单元的主讲人;现在每隔两周的周二,固定参与作家张大春主持的News98节目《张大春泡新闻》谈天文科学等相关知识[23]

其他

2010年3月20日在高雄举办的「今夜星光灿烂」舞台剧最后,孙维新示范自由落体实验。

孙维新个人兴趣相当广泛[24],尤其他是戏剧的爱好者,曾任台大国剧社社长,并在1982年参与演出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所改编的舞台剧,饰演程参谋,当时参与演出的还有刘德凯归亚蕾等知名演员,该次演出后曾有人找他进入演艺圈[25][26][27][28]。他在美国求学期间,将王蓝的小说《蓝与黑》改编成舞台剧演出[29]

2009全球天文年在台湾的活动中,他以舞台剧和音乐会的方式策划2009年3月21日在台北举办的户外活动《星空之旅》[30]和同年12月19日全球天文年闭幕活动《今夜星光灿烂》[31];同名舞台剧并且于2010年3月20日在高雄演出[32]以进行科学推广。参与演出的演员包含了陆一龙刘亮佐等知名演员[33]。2011年4月15日台达电子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中的舞台剧「让世界动起来─法拉第的一生」也由孙维新负责策划[34]。2013年12月7/8日,孙维新配合2013年初发现的ISON彗星策划科学推广舞台剧《哈雷与牛顿-从黑暗到光明!》在台北演出[35]

此外,以绘本画家几米的著作《星空》为蓝本的「几米星空特展」中,孙维新以灯光创造「四季星空」参加展览[36][37]

荣誉

著作

书籍

  • 《孙维新谈天》,ISBN 9789862166840,孙维新着,王季兰整理,天下文化出版,2011年(改版)。
  • 《观测天文物理学》,ISBN 9571138045,译自“Methodes physiques de l'observation”,by P. Lena,孙维新、胡景耀翻译,国立编译馆出版,五南图书经销,2004。

影音作品

  • 《孙维新轻松聊:科幻电影与科学》(2018)
    • 主题1 阿波罗上月球
    • 主题2 火星任务
    • 主题3 从黑洞到虫洞
  • 《孙维新轻松聊:迈向太空》(2019)

代表性期刊论文

  • Wu, H., W.-H. Sun, et al., 2002, “Intermediate-Band Surface Photometry of the Edge-on Galaxy NGC4565”,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23, 1364.
  • L.F. Xia, W.-H. Sun, et al., 2002, “Photometric Redshift Determination with the BATC Multicolor System”,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14, 1349-1358.
  • Y. Liu, W.-H. Sun, et al., 2003, “Astronomical Observing Conditions at the Xinglong Station in 1995-2001”,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15, 495-501.
  • X. Zhou, W.-H. Sun, et al., 2003, “15 Color Photometry of Landolt SA95 Standard Star Field”, Astronomical and Astrophysics Journal, 397, 361-369.
  • W-P. Lin, W.-H. Sun, et al., 2003, “H-alpha + [NII] Observations of the HII regions in M81”,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26, 1286-1294.
  • X. Zhou, W.-H. Sun, et al., 2004, “Dome-Diffuser Flat-fielding for Schmidt Telescope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27, 3642-3652.
  • X. Zhou, W.-H. Sun, et al, 2005, “CCD Under-Sampling Effect and Its Modeling in the BATC Observing System”,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17, 86-93.
  • W.-H. Sun, et al, 2005, “Intergalactic Stellar Distributions in the Interacting M81/M82 Galaxy Group”,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30, L133.

参考数据

  1. 科博馆长孙维新:将找到超级地球
  2. . [201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3. . [201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4. . [2011-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3).
  5. 纵横人文与科学,孙维新要让科博馆展新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国立教育广播电台
  6. [https://www.nmns.edu.tw/intro/archives/online/directo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历任首长聘函]
  7. 科学人2006年6月号〈聚焦西藏,北半球最后一个光学天文台址-专访 孙维新副教授〉
  8. . [201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8).
  9. 《科学人》2011年12月号,第118期
  10. . [201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4).
  11. .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7).
  12. 孙维新获得金钟奖得奖照
  13. .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8).
  14. . [201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0).
  15. .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2).
  16. 敞开天空的剧场─天文所孙维新老师
  17. 鲜课》星星王子孙维新 「认识星空」风靡校园
  18. 鲜课》「认识星空」 全年千人修课
  19. . [201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5).
  20. . [201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5).
  21. 探索物理博览会北中南同步
  22. . [201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3).
  23. 科技&谈天
  24. 如果再当一次新鲜人/孙维新:像逛超市 去各学院旁听
  25. 戏剧界菁英参与制作 「游园惊梦」筹备完成。《联合报》,1982年6月28日
  26. . [201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27. 白先勇说昆曲
  28. . [2011-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2).
  29. 孙维新谈天,ISBN:9789862166840,孙维新着,王季兰整理,天下文化出版,2011(改版)。
  30. . [201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9).
  31. . [201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9).
  32. . [201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5).
  33. . [2011-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34. . [2011-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3).
  35. 12/7-8 中正文化中心两厅院演出「哈雷与牛顿-从黑暗到光明!」多媒体科学舞台剧
  36. . [201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5).
  37. 几米绘本创意旋风 吹拂两岸
  38. . [2015-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孙维新
教育职务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前任:
张天杰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
第七任
2011年1月17日 -2021年4月15日
继任:
黄文山代理
国立中央大学
前任:
阙志鸿
国立中央大学
天文研究所所长

1995年8月1日—1998年7月31日
继任:
蔡文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