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

育幼院英语:)主要收容无亲人照顾或受虐等不幸处境的儿童,或是强制运行儿童保护令时,所移送的个案。

历史

第一个孤儿院,被称为「orphanotrophia」,建于1世纪时

在近代,在罗马尼亚共产党时代,因为770法令之故,使得出生率上升,但这也导致大量婴儿被弃养至孤儿院,而许多孤儿因而缺乏照顾、受到忽略。而研究指出,这种长期遭忽视的处境,会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长久、深远且负面的影响。[1]

人员配置

志工可协助项目

  • 协助募款或收集物资
  • 提供奖助学金
  • 协助课业辅导
  • 认养院童

影响

长期居住在孤儿院,对儿童身心发展可能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然而将孤儿院儿童送交领养,可缓和这些负面影响。对罗马尼亚孤儿院儿童的研究显示,这些儿童的大脑白质灰质都小于一般儿童。这些儿童也有许多诸如抽动暴怒偷窃和自我惩罚等异常行为,其智能与学业成就也较低;而被从孤儿院送交领养的儿童在语言、智商与社会情绪方面都出现改进,他们能出现安全依附,且情绪表达能力也有所进步;但相对于未曾被送进孤儿院的儿童,这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依旧较慢。[1]

一些著作的形象

在一些著作中,例如悲惨世界,孤儿在孤儿院常被凌虐及受压榨成为童工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孤儿院
台湾

参见

  1. Kirsten Weir. . Monitor on Psychology. 2014-06, 45 (6): 36 [2023-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