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輔
孔道輔(985年—1039年),字原魯,初名延魯。
生平
孔道輔是孔子四十五代孫,曾祖父孔光嗣,祖父孔仁玉,工部侍郎孔勗之子。生於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進士,授寧州軍事推官。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遷大理寺丞,知仙源縣(今曲阜縣),主持孔子祀事。明道二年(1033年)为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宋仁宗欲废郭,道辅率谏官孙祖德、范仲淹等劝阻,與宰相吕夷简抗争。景佑四年(1037年),任龍圖閣直學士、兗州知府,访得孟子之墓於邹城四基山。當孔道輔在兗州時,有近臣向仁宗獻詩百篇,執政請委任為龍圖閣直學士,仁宗說:「詩雖然多,但不如孔道輔的一句。」於是委任孔道輔為龍圖閣直學士。[1]
寶元二年(1039年),審理參知政事程琳与冯士元一案,宰相張士遜請求道輔為其求情[2]。遂出知鄆州。途中天氣嚴寒,至韋城,病卒,贈尚書工部侍郎。[3]
妻子金城郡君尚氏,尚書都官員外郎尚賓之女,生二子孔淘及孔宗翰。
注釋
- 《給事中孔公墓誌銘》:「其在兗州也,近臣有獻詩百篇者,執政請除龍圖閣直學士,上曰:『是詩雖多,不如孔某一言。』乃以公為龍圖閣直學士。」
- 《仇池筆記》「孔道輔為張士遜所賣」
- 《給事中孔公墓誌銘》:「上亦記公平生所為,故特贈公尚書工部侍郎。」
參考書目
- 《宋史》卷297《孔道輔傳》
- 王安石《給事中孔公墓誌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