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
《太玄》,又称《太玄经》、《扬子太玄经》或《玄经》,是西汉学者扬雄的一部著作,用来阐述他的哲学体系和宇宙论。《四库全书》中为避康熙皇帝的名讳,改称其为《太元经》。《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
《太玄》糅合了儒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其首先从《老子》“玄之又玄”中概括出“玄”的概念,以玄为中心,按天地人三道的分类创建了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太玄》认为一切事物从发展到旺盛到消亡都可分成九个阶段。
唐朝诗人李白的《侠客行》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即指此书。
与周易的比较
《太玄》的内容和体裁上都和《周易》有类似之处,所以在西方社会亦被称为「另类易经」()。周易以阴阳双方的关系为主题,分为了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太玄以天地人三方的关系为主题,分成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另有玄首、玄测、玄冲、玄攡、玄错、玄莹、玄数、玄文、玄倪、玄图、玄告11篇说明。
《太玄》使用了「天、地、人」三方,跟《周易》传统的「、坤」二元以外不同。以数制来说,《太玄》的一爻是三进制系统;《周易》的一爻则为二进制系统。
构成
《太玄》的爻象由四个爻构成,由上至下称为方、州、部、家。
口诀
《推玄筭》:
家 一置一,二置二,三置三。
部 一勿增,二增三,三增六。
州 一勿增,二增九,三增十八。
方 一勿增,二增二十七,三增五十四。
Unicode编码
《太玄经》使用了传统的「、坤」二元以外的「天、地、人」三方,其象征符号亦被收录于Unicode编码之内。当中,各个演化单位的代表符号的编码如下:
- 单爻:
- 以一条完整的直线(
;U+268A ⚊)来代表「天」;
- 以一条中间断开一次的直线(
;U+268B ⚋)来代表「地」;
- 以一条中间断开两次的直线(
;U+1D300 𝌀)来代表「人」。
- 以一条完整的直线(
- 二爻:U+1D301 到 U+1D305(𝌁、𝌂、𝌃、𝌄、𝌅),另加四个与易经相同的四象符号 U+268C 到 U+268F(⚌、⚍、⚎、⚏)。
- 四爻:U+1D306 到 U+1D356。
太玄经符号 Tai Xuan Jing Symbols[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码表(PDF)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C | D | E | F | |
U+1D30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D31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D32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D33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D34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D35x | 𝍐 | 𝍑 | 𝍒 | 𝍓 | 𝍔 | 𝍕 | 𝍖 | |||||||||
注释 |
须注意的是,Unicode文档对《太玄经》卦爻的名称有误,它把「人」爻的英文名称错译为“earth”(即「地」)而非“human、man、person”等解作人的字词,而「天」和「地」亦只沿用《易经》「阳」和「阴」的二元称呼。虽然已有专家发现问题并要求更正[2],但后来的Unicode官方文档只是加注了普通话拼音“ren”及说明“usual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Chinese rén), rather than earth (Chinese dì)”(通常关联作「人」而非「地」),却仍不更正“Monogram for earth”这错误命名[3]。
参考数据
- ⿰爻守,「疏」的异体字。
- 川幡太一(Taichi Kawabata):Proposal to correct the Character Names for Tai Xuan J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见Unicode编码文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