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賓客

太子賓客簡稱賓客,是一種中國古代官職,由唐代開始。

春秋戰國時代已有賓客之名,當時是指食客门客使者[1]。《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邢昺疏:“可使与邻国之大宾小客言语应对也。”汉代的贵族、豪强都喜歡眷養賓客,太子也有賓客,西漢時賓客成為一重家兵、部曲,具有軍事能力,能起兵作战。戾太子劉據自殺後,太子賓客多人亦被捕殺。《后汉书·马援传》載:“援 以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

唐代正式設置太子賓客,正三品[2]劉禹錫就擔任過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由於太子賓客屬於散官(爽缺),清代废除。

参考文献

  1. 刘师培《〈文章学史〉序》:“今考《周礼·秋官》,凡奉使典謁之职,主於大小行人、司仪、象胥诸官,皆典謁四方之宾客者也。”
  2. 資治通鑑·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己丑,詔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諫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胡三省注:“太子賓客,正三品,古无此官,唐始置。掌侍从规諫,赞相礼仪。”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