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邪鬼
天邪鬼(日语:/ Amanojaku, Amanjaku)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妖怪,又名河伯、海若。「河伯」源自毘沙门天腹部之鬼面的名字,称为「河伯」(/ Kahaku)、「河伯面」[1]。而河伯之别名为「」,汉字可另写成「海若」[2]。
![]() |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由来
作为佛教中凡人烦恼的象征,天邪鬼又被称作脚踏四天王和执金刚神的悪鬼、四天王之一毘沙门天像铠腹部的鬼面。鬼面的鬼来自中国的水神河伯,同为中国水神的海若被训读成,祂们同远古日本的天邪鬼一同称作足下鬼。[3]
远古日本的天邪鬼来自《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天稚彦和女神天探女。天照大神为平定苇原中国而派遣天稚彦,但祂却忘了任务,娶大国主神之女下照姬为妻,过了八年仍不回归。于是天照大神派雉名鸣女前往天稚彦处,天稚彦听从天探女之言射杀了雉名鸣女。然而,箭却从天上反射下来杀死了天稚彦自己。[4]
天探女神如其名,是能探知上天的运行、未来和人心的萨满,后来成为了读取人心、为作对而恶作剧的小鬼。天探女本不是坏人,但自唆使天稚彦以后便成了做天之邪事的鬼,即天邪鬼。[4]由于「天稚彦」也被写成「天若彦」「天若日子」[5],祂和源自佛教和中国的「海若」联系在了一起。[3]
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和汉三才图会》引用《先代旧事本纪》记载,认为素戋呜尊从体内吐出的大气形成了天逆每,后者是天邪鬼和天狗的祖先。[6][7]
化用
天邪鬼在现代日语的意义从「视察人心而恶作剧的小鬼」转变为「和多数人的思想、言行作对的扭曲者」,不信邪又专门唱反调,我行我素,你说东我偏要往西,日语有「天邪鬼一样的」()人的用法。[3]
参考数据
引用
- 《佛教语大辞典 缩刷版》,中村元着,东京书籍,1981年5月,ISBN 978-4487731527。
- . [2012-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7) (日语).
- . コトバンク.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1) (日语).
- . 世界の神话・伝说 (日语).
- . コトバンク.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日语).
- 寺岛良安. . 东洋文库 6. 由岛田勇雄等翻译. 平凡社. 1987: 344–345. ISBN 978-4-582-80466-9.
- 村上 2005,第19-21页
- 村上健司等 (编). . 光荣. 2000: 13. ISBN 978-4-87719-827-5.
外部链接
- (日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