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大黄,又称作生大黄、熟大黄、生将军、生锦纹、酒军、黄良、川军,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称,一般从粗短的根茎种植。大黄长有三角形的大叶,叶柄肥厚。花形细小,聚集成花序,颜色从绿白色到玫瑰红色。
大黄![]()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目: |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
科: | 蓼科 Polygonaceae |
属: | 大黄属 Rheum |
种: | 大黄 R. × h. (?) |
二名法 | |
Rheum × hybridum (?) Murray[1] | |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 |
---|---|
88 kJ(21 kcal) | |
4.54 g | |
糖 | 1.1 g |
膳食纤维 | 1.8 g |
0.2 g | |
0.9 g | |
维生素 | |
叶酸(维生素B9) | (2%) 7 μg |
维生素C | (10%) 8 mg |
维生素E | (2%) 0.27 mg |
维生素K | (28%) 29.3 μg |
膳食矿物质 | |
钙 | (9%) 86 mg |
铁 | (2%) 0.22 mg |
钾 | (6%) 288 mg |
钠 | (0%) 4 mg |
锌 | (1%) 0.1 mg |
其他成分 | |
水 | 93.61 g |
参照美国标准的相对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来源:(英文)美国农业部营养 |
在东亚地区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但在欧洲及中东地区,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品种。大黄的叶片富含草酸,不适宜食用,但可药用,在东亚,大黄的主要用途就是作药用。此外,它的叶柄可作食用,一般用于制作馅饼或为其他食物带来馅饼的味道,因此又有「Pie Plant」 之称。[2]目前最常见的大黄品种,是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分类的Rheum × hybridum。
药用

大黄是中医常用的通便泻火药物,「药性峻利」,「性大苦大寒」[3]。其根部用作泻药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4],不论是传统的中医药或是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世界及欧洲的药方中均有提及[5][6]。 大黄能够令口腔和鼻腔的黏膜具有收敛作用()[7]。大黄的根和茎含丰富的蒽醌类化合物,例如:大黄素(emodin)、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及大黄酸(Rhein)等。这些化合物部分有轻泻的作用。
毒性效应


大黄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其叶片。大黄的叶片含有草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植物的酸,但也是一种肾毒性和腐蚀性的酸性有毒物质。不同品种的大黄,其叶片的草酸含量有所不同,普遍的含量约为 0.5%[8]。而草酸对大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大约为每公斤体重 375 毫克[9],口服的最低致死量(LDLo)约为 600 mg/kg[10]。根据这个比例,一个普通人若要吃下致半致死剂量的草酸,需要食用约 5 公斤的大黄叶,而最低致死份量亦要 10 公斤的大黄叶。这个份量显然不太可能会达成。不过,为安全计,烹煮大黄时,应避免与含有苏打的其他食品一起烹调,以免植物内的草酸跟苏打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水溶性的草酸化合物,令毒性加重[11]。不过,除了草酸以外,大黄的叶子还含有一种至今仍未被确认的有毒物质[12],可能是蒽醌苷(亦作番泻苷)的一种[13]。
大黄叶柄的草酸量只占整片叶的大约2-2.5%[14],相对于叶片,其毒性显得更低,因此可放心食用。
将军之名由来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弘景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15]意思为大黄因其药性强烈,而有将军之号。又记载:「杲曰︰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因其功效强大,犹如平定祸乱,恢复太平,而有将军之号。此外,又因大黄主要产于四川,故又被称为川军。
参考数据
-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201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Scientific American. 1853年2月5日 [2016年6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0日) (英语).
- . 华夏经纬网. 2009-12-23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 Foster, Steven & Yue, Chongxi. . Rochester, VT: Healing Arts Press. 1992: 135 [2009-07-11]. ISBN 0892813490.
- . [200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n. rhubarb, n.
- Mrs M Grieve. . [200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GW Pucher, AJ Wakeman, HB Vickery. .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38 [200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9).
- . rhurbabinfo.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6).
- Safety Officer in Physical Chemistry. .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08-13 [200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7).
- Everist, Selwyn L. . Angus and Robertson, Melbourne. 1974: 583.
- . Medline 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200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5).
- . [201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2).
- McGee, Harold. . New York, NY: Scribner. 2004: 367.
- . zh.wikisource.org. [202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 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大黄相关的内容
- 阿尔泰大黄 A'ertaidahu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药用大黄 Yaoyongdahu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掌叶大黄 Zhangyedahu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唐古特大黄 Tanggutedahu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大黄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大黄 Da Hu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药用大黄 Yao Yong Da Hu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大黄酚 Chrysophano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草药化学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