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港
概述
1868年、大阪市设立市时一起开港。主要位置在港区、大正区、此花区、住之江区、以及部分的西区。明治以后,大阪港与邻近作为国营国际贸易港口而被兴建的神户港有着鲜明的区隔,大阪港有自己相关的建设,算是传统的城市港湾。
略史
- 6世纪左右作为 难波津(古代港湾名),住吉津(古代港湾名)成立,作为国际港而繁荣。
- 从平安时代开始到镰仓时代,在淀川河口的渡边津(古代港湾名)附近在当时极繁荣。
- 江户时代成为北前船(丹后半岛以北所属的船)和竹篱笆货船等的停泊地而繁荣,成为日本最大级的港(当时大型船只航行至淀川河口,要在此处改乘小型船才能将货载运进入木津川和淀川的市区渡头)。
- 1868年、开港。附近西区的川口为外国人居留地。
- 1876年(明治9年)外国船只最后一次进港。因为安治川狭窄以及浅大型船不能进入,国际港机能被转移到神户港。
- 1929年(昭和4年)海港事业(大阪港第1次修筑工程)完工。继续、大阪港第2次修筑工程开始。
- 1944年(昭和19年) 中央突堤完成。
- 1948年(昭和23年) 海湾对外贸易再度开放。
- 1951年(昭和26年)持续被列为特定重要港湾。
- 1952年(昭和27年) 港湾法实施,大阪市政府成为大阪港的港湾管理者。
- 1958年(昭和33年) 南港(人工岛-咲洲)地区的填海造陆工程开始。
- 1974年(昭和49年) 阪神高速道路4号湾岸线-港大桥开通。
- 1997年(平成9年) 大阪港筑港100周年记念。
- 2004年(平成16年)与神户港一同指定为超级中枢港湾(指定特定重要港湾)之一。
主要的设施

大阪的港大桥
- 面积
- 临港地区 1,892公顷
- 港湾地区 4,774公顷
筑港
最初完成的港岸。
- 主要施设
- 天保山客运船终点站
- 天保山西岸码头
- 天保山栈桥
- 天保山渡轮头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