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螺
大法螺(学名:),一般只叫作法螺、凤尾螺,是法螺科大法螺属一种非常大型的的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法螺科旧属异足目[1],今属鹑螺总科[2],为世界四大名螺之一。
大法螺![]() | |
---|---|
![]() | |
大法螺的螺壳,壳口有口盖。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软件动物门 Mollusca |
纲: | 腹足纲 Gastropoda |
目: | 玉黍螺目 Littorinimorpha |
科: | 嵌线螺科 Cymatiidae |
属: | 大法螺属 Charonia |
种: | 大法螺 C. tritonis |
二名法 | |
Charonia tritonis (Linnaeus, 1758) | |
形态描述
其壳高可达60公分,是珊瑚礁上其中一种最大型的软件动物[3]。壳壁厚,表面有瘤状突起,
分布
本物种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3],包括西太平洋的新西兰、菲律宾、日本、海南岛、西沙群岛、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台湾等地[4]、加勒比海海域[4]、印度洋海域[4]的阿尔达布拉环礁、查戈斯群岛、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2]及红海海域[3]。

大法螺的两面外貌
生态
大法螺是少数以棘冠海星为食的动物。这种大型和破坏力强的海星,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大堡礁及西太平洋其他地区的珊瑚礁造成严重破坏。大法螺以其齿舌上好像锉一样的舌齿把海星撕成碎块,使其无法重生[5]。
然而,这种以大法螺去消灭棘冠海星的做法有争议,争论点在于:棘冠海星的大量生长,是自然生态,还是由于对会进食这种海星的物种的过度渔猎引起的问题。1994年,澳大利亚动议将大法螺列入CITES列表,以保护这物种免于滥捕[6]。然而,由于缺乏大法螺被捕猎及贩卖的数据,无法满足CITES的要求,最终令动议被收回。尽管现时本物种在澳大利亚、印度[7]及其他国家受到保护,在其他未被保护的地区(无论是网上店或实体店交易)仍然可以合法贩卖。
参考文献
- . ITIS.
- Gofas, Serge. . WoRMS. 2009-12-09 [2017-07-27].
- 网络生命大百科
- . 台湾贝类资料库. [2009-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Powell, G. . Sea Frontiers. 1979, 25 (5): 282–285.
- (PDF). CITES. [2017-07-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5-17) (英语).
- India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rests Notification S.O. 665(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ew Delhi, 11 July 2001.]
参考书目
- Powell, A.W.B. . Auckland: Collins. 1979. ISBN 0-00-216906-1.
参看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Category:Charonia tritonis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Conch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Category:Strombus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