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

大学城是指围绕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形成的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与大学密切相关。大学城内可能仅有一所大学,或由数所大学(例如规模较小的文理学院)组成。中国高教园区即为大学城的一种。[1]

特征

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镇,通常大学生是城镇的主要人口族群,且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2]大学城形成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二种:

  1. 自然发展:欧洲多数大学城如英国牛津剑桥为典型例子。这类型的大学城内有一所古老的大学,城市的经济活动受大学很大影响。
  2. 规划建设:美国史丹佛大学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高教园区即为其例。[1]

世界各地的大学城

台湾

台湾的大学城以国立台北大学、国立东华大学等大学形成者最知名。

图正中央建筑为台北大学商学院,右方高楼群就是台北大学特定区

国立台北大学原本位于台北市中心,后因腹地狭小,发展不易,乃有迁校之议。政府遂与该校迁校后的新北市三峡区校区结合,在1997年设立「台北大学社区特定区」(北大特区),乃是台湾第一个有完整规划与大学结合的开发案。此特区南半部为台北大学校区,周边是完整棋盘格式的林荫大道与大量的新住宅社区。[3][4][5]

国立东华大学座落于花莲寿丰,全校有1万多名师生,占寿丰乡超过35%的总人口,2002年,规划成立「东华大学城特定区」,为115公顷规模之都市规划,由花莲县政府自办。[6][7]

中国大陆

广州大学城是高教园区开发的典型案例,由政府委托数个机构规划小谷围岛,有十间高等教育机构进驻。[1]

中国大陆的高教园区,经常会有高科技产业进驻,也提供大学毕业后的学生就业机会。[8]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汤志民. . 教育研究月刊. 2013, (230期): 55–75.
  2. 朱子涵. . 国立台东大学. 2010 [2022-07-04].
  3. 林芸蔓. (学位论文). 台北市: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创新设计研究所. 2008 (中文).
  4. 曾子容. (PDF). 新北市: 新北市立中和高中. 2013 [2022-06-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0-03) (中文).
  5. 黄台中. . 工商时报. 2021-10-15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中文(台湾)).
  6. . www.ksnews.com.tw. [2022-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9) (中文(台湾)).
  7. 何国丰. . 更生日报. 2021-10-26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8. 潘懋元; 高新发; 胡赤弟; 张慧洁.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年3月, 第23卷 (第2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