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爾王朝
塔希爾王朝(Tahirid dynasty,波斯語:,羅馬化:Tâheriyân,發音:[t̪ʰɒːheɾiˈjɒːn])是個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6]屬於地主階級[7]的波斯人[8]所建立的王朝,在公元821年到873年間是呼羅珊的實際統治者,也擔任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的保安指揮官,一直到891年為止。[lower-alpha 1][9]王朝由塔希爾·伊本·侯賽因建立,他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馬蒙的領導將領。因為他在阿拔斯王朝重大內戰中支持馬蒙的緣故,而被授予呼羅珊的統治權。王朝最初建都在梅爾夫,後來遷到尼沙普爾。但塔希爾王朝並不是個獨立的王朝 - 根據英國中東史學教授休·肯尼迪的說法:“塔希爾王朝有時被當作是首個獨立的伊朗王朝,但這觀點具有誤導性。實際上是阿拔斯王朝和塔希爾王朝之間維持著一種伙伴關係。”由於塔希爾王朝忠於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而哈里發給予他們相當大的自治權作為回報;他們實際上是阿拔斯王朝派駐在波斯當地的總督。[10][11]由塔希爾王朝在呼羅珊徵收而解送到巴格達國庫的稅收,可能高於他們統治之前所徵收的。[10]
塔希爾王朝 طاهریان (Tâheriyân) | |||||||||
---|---|---|---|---|---|---|---|---|---|
公元821年—873年 | |||||||||
塔希爾王朝所治理的省份 | |||||||||
地位 | 名義上屬於阿巴斯王朝[1] | ||||||||
首都 | 梅爾夫,後來改為內沙布爾 | ||||||||
常用语言 | 波斯語 (宮廷內非正式場合使用})[2][3] 阿拉伯語 (用於文學/詩歌/科學)[4] | ||||||||
宗教 | 伊斯蘭教遜尼派 | ||||||||
政府 | 酋長國(也稱埃米爾國) | ||||||||
埃米爾 | |||||||||
• 821 | 塔希爾·伊本·侯賽因 | ||||||||
历史时期 | 中世紀 | ||||||||
• 建立 | 公元821年 | ||||||||
• 终结 | 873年 | ||||||||
面积 | |||||||||
推測為公元800年[5] | 1,000,000平方公里 | ||||||||
|
历史系列条目 |
---|
阿富汗历史 |
历史系列条目 |
---|
伊朗历史 |
年代历史 伊朗主题 |
历史系列条目 |
---|
土库曼斯坦历史 |
|
大伊朗地區歷史 現代國家興起前 |
---|
現代之前 |
呼羅珊統治者
崛起
王朝創始人,塔希爾·伊本·侯賽因將軍,在公元811年到819年期間,在阿拔斯王朝敵對的兩位兄弟哈里發阿明和馬蒙之間的奪權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馬蒙奪得大位。他和他的祖先因為對阿拔斯王朝均有貢獻,被封為呼羅珊東部的小總督。[8]但到821年,塔希爾被任命為統治整個呼羅珊的總督,他不久後去世。哈里發隨即任命塔希爾的兒子塔拉(Talha)接任總督,塔拉擔任總督為期6年,在828年過世。[12]塔希爾的另一個兒子阿卜杜拉(Abdullah)被封為為埃及和阿拉伯半島的瓦利,當塔拉去世時,阿卜杜拉被任命接下呼羅珊總督的位子。阿卜杜拉被認為是塔希爾王朝統治者中最偉大者,[12]在他統治時期,他的故鄉呼羅珊農業蓬勃發展,廣受阿拔斯王朝東部人民的愛戴,加上他和王朝西部的哈里發的良好互動,而增加他的影響力。
巴格達保安司令
當塔希爾·伊本·侯賽因在820年被任命為呼羅珊總督時,他的家族中就有人受命擔任巴格達的保安司令(ashab al-shurta)。塔希爾前往呼羅珊履任後,司令的位子交給他家族附屬分支的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此人負責巴格達的保安超過25年。[14] 在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的任內,他負責巴格達的伊斯蘭宗教裁判。[15]其間,阿拔斯王朝將國都從巴格達,遷往新建的都城薩瑪拉。[16]伊沙克在849年去世,先是由他兩個兒子繼承,到851年,改由塔希爾的孫子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接掌。[14]
在861年,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穆塔瓦基勒被長子及繼位者唆使突厥人侍衛暗殺後,全國混亂為期10年(請參考薩瑪拉無政府狀態),阿卜杜拉在這段期間發揮重要作用,在公元865-866年阿拔斯內戰期間,先在865年,在敵對哈里發穆阿台茲的部隊圍困下,他負責巴格達的防禦,保護阿里發穆斯塔因一世。第二年,他逼迫穆斯塔因一世退位,並尊奉穆阿台茲為哈里發,條件是他自己仍保有對巴格達的控制權。[17]阿卜杜拉在世的最後幾年,巴格達仍然充斥暴力騷亂,他死後,這座城市的局勢仍然動盪不已,遺留的位子由他的兄弟們,先是烏拜達拉,然後是蘇萊曼·伊本·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繼任。[18] 最終,巴格達的秩序得到恢復,塔希爾家族繼續擔任巴格達的保安司令達二十年。但到891年,巴德爾·穆塔迪取代塔希爾家族接管巴格達的保安工作,[14],此後,這個家族在阿拔斯王朝的顯赫地位迅速消失。[12]
語言和文化
塔希爾王朝在文化和觀念上均是趨向高度阿拉伯化,因為鑽營阿拉伯人事物能帶來社會和文化上的聲譽,他們熱切希望能融入哈里發的阿拉伯世界。[19]因此塔希爾王朝並未對現代波斯語和波斯文化復興有貢獻。[19]但塔希爾王朝宮廷中至少容許使用波斯語,反而是後來的薩非王朝在波斯文學復興上擔當領導的功能。[19]
塔希爾王朝統治者清單
總督[14] | 期間(公元年) |
---|---|
呼羅珊總督 | |
塔希爾·伊本·侯賽因 | 821-822 |
塔哈·伊本·塔希爾 | 822-828 |
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 | 828-845 |
塔希爾·伊本·阿卜杜拉 | 845-862 |
穆罕默德·伊本·塔希爾 | 862-873 |
巴格達保安司令 | |
塔希爾·伊本·侯賽因 | 820-822 |
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 | 822-850 |
穆罕默德·伊本·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 | 850-851 |
阿卜杜拉·伊本·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 | 851 |
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 | 851-867 |
烏拜達拉 | 867-869 |
蘇萊曼·伊本·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 | 869-879 |
烏拜達拉 (回任) | 879-885 |
穆罕默德·伊本·塔希爾 | 885-890 |
烏拜達拉 (回任) | 890-891 |
王朝譜系圖
粗體字表示成員擔任呼羅珊的總督,斜體字表示成員擔任巴格達保安司令。[20]
Mos'eb | |||||||||||||||||||||||||||||||||||||||||||||||||||||||
Husayn | |||||||||||||||||||||||||||||||||||||||||||||||||||||||
塔希爾·伊本·侯賽因 821–822 | 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 | ||||||||||||||||||||||||||||||||||||||||||||||||||||||
塔哈·伊本·塔希爾 822–828 | 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 828–845 | 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 | |||||||||||||||||||||||||||||||||||||||||||||||||||||
塔希爾·伊本·阿卜杜拉 845–862 | 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 | 烏拜達拉 | 蘇萊曼·伊本·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 | 穆罕默德·伊本·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 | 阿卜杜拉·伊本·伊沙克·伊本·易卜拉欣 | ||||||||||||||||||||||||||||||||||||||||||||||||||
穆罕默德·伊本·塔希爾 862–872 | |||||||||||||||||||||||||||||||||||||||||||||||||||||||
參見
- 伊朗間奏曲
- 穆斯林歷史名人錄
- 遜尼派穆斯林王朝名單
註釋
- "The Taherids of Iraq. As the events of the late Taherid period demonstrate, the Taherids in Iraq were just about as powerful and important, even if less well known, than their Khorasani relatives. They regularly held positions as military commanders, heads of the security forces (ṣāheb al-šorṭa)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Baghdad, and chief tax collectors or administrators (e.g., ʿāmel and moʿāwen) for the Sawād of Kufa."[9]
參考文獻
- Hovannisian & Sabagh 1998,第96頁.
- Canfield 1991,第6頁.
- Peacock 2007,第35頁.
- Blair 2003,第340頁.
- Taagepera 1997,第475-504頁.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2, 2021 [2021-09-02], ISBN 978-11071832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Daftary 2003,第57頁.
- Bosworth 1975,第90-91頁.
- Daniel 2015.
- Kennedy 2016,第139頁.
- Esposito 2000,第38頁.
- Bosworth 2000,第104-105頁.
- Lapidus 2012,第256頁.
- Bosworth 1996,第168-169頁.
- Turner 2006,第402頁.
- Gordon 2001,第47頁.
- Kennedy 2001,第135-139頁.
- Yar-Shater 2007,第124頁.
- Bosworth 1969,第106頁.
- Kraemer 1989,第xxviii頁.
資料來源
- Bosworth, C. E. . Iran. 1969, 7: 103–106. JSTOR 4299615. doi:10.2307/4299615.
- Bosworth, C. E.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 Bosworth, C.E. . Frye, Richard N. (编).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90–135. ISBN 0-521-20093-8.
- Bosworth, C.E. . Bearman, P. J.; Bianquis, Th.; Bosworth, C. E.; van Donzel, E.; Heinrichs, W. P. (编). . Leiden: E. J. Brill. 2000. ISBN 978-90-04-11211-7.
- Blair, S. . Bosworth, C.E.; Asimov, M.S. (编). . Vol. IV. Motilal Banarsidass. 2003.
- Canfield, Robert L. . Canfield, Robert L. (编).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Daftary, F. . . Vol. IV. Motilal Banarsidass. 2003.
- Daniel, Elton L. . Yarshater, Ehsan (编). . New York: Encyclopædia Iranica Foundation. 2000.
- Esposito, John L.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21-05-22]. ISBN 97801998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8).
- Gordon, Matthew S. .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ISBN 0-7914-4795-2 (英语).
- Hovannisian, Richard G.; Sabagh, Georges (编).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Kennedy, Hugh.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ISBN 0-415-25093-5.
- Kennedy, Hugh. Third. Oxford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ISBN 978-1-138-78761-2.
- Kraemer, Joel L. (编). . SUNY Series in Near Eastern Studies.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ISBN 978-0-88706-874-4.
- Lapidus, Ira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021-05-22]. ISBN 9780521514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2).
- Peacock, A. C. S.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ISBN 978-0-415-40025-1.
- Taagepera, Rein. .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7, 41 (3): 475–504 [2021-09-02]. JSTOR 2600793. doi:10.1111/0020-8833.00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 Turner, John P. . Meri, Josef W. (编). 1. Routledge. 2006.
- Yar-Shater, Ehsan (编).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