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嘛档
嘛嘛档或玛玛档(马来语:)是指由马来西亚的淡米尔裔穆斯林所经营的饮食档;在马来西亚,淡米尔裔穆斯林被俗称为「嘛嘛」,传统的嘛嘛档是在路旁摆摊经营,但较新生代则以转为餐馆或咖啡屋的方式经营。其独有的特点是价格实惠、全年无休、全天廿四小时营业。[1][2][3]
历史
嘛嘛(马来语:)是对「马来西亚淡米尔裔穆斯林」这个族群的俗称,他们的祖先大多是在几世纪前从印度南部迁移到马来半岛和东南亚各地,如今,他们被归类为马来西亚印裔社群的其中一支。印裔穆斯林相信,他们的祖先是在10世纪左右迁移到苏木都剌国(现在的印尼亚齐),之后再移居到马来半岛的。[2]在一开始时,「嘛嘛」这个词的起源完全是良性的,可是它后来经常被用来作为马来西亚印裔社群的一个贬义词。
「嘛嘛」这个词起源自淡米尔语的「叔叔」一词,在新马两地的文化背景中,各族儿童习惯称呼邻居、店主或陌生的成年人为「叔叔」和「阿姨」,以作为一种形式上对长者的尊重,「嘛嘛档」这个词的由来可能是源自儿童以淡米尔语对淡米尔人经营的饮食档的称呼。[2]
批评
嘛嘛档虽然有价格大众化、选择繁多、全天候经营等优势,但也有不少批评声音,其批评主要集中于健康和卫生方面。
一般餐馆食肆有固定的营业时段,其它时间可作为清洁打扫用途。但二十四小时经营的嘛嘛档却无法以相同的方式运作,因为每个时间都有食客在嘛嘛档里,清理环境的工作受到限制。而厨房更是由于全天的运作,难以空出时间进行打扫,造成环境卫生的隐忧。
另外,许多嘛嘛档食物口味咸重油腻,如印度煎饼、炒面、咖喱;主要配料辣椒酱、峇拉煎;饮料如拉茶等,热量都颇高。部分店家为了增加风味而过度添加糖、盐、食油等材料,都对健康有所影响。
摩登嘛嘛档
新生代的嘛嘛档一改过去的路边档口经营方式,转为餐馆或咖啡屋的方式经营,有的甚至配备了大屏幕平板电视或投影机,让顾客可以捕捉最新的生活信息或足球赛事,部分的嘛嘛档还是 24 小时以及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有趣的是,摩登的嘛嘛档依然保留露天用餐的特色,刻意在走廊或街道上设置一个能够露天用餐的场所。尽管如此和传统嘛嘛档有些差别,所有的嘛嘛档依然提供一个休闲的氛围和任何人都负担得起的食物价格。
另见
- 邻里咖啡店
- 小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