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咨
生平
225年,利城郡人蔡方叛乱,太守徐箕[1]被杀,而唐咨则被推举为领袖。魏文帝曹丕派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青州刺史王凌[2]、徐州刺史吕虔[3]等领军讨伐,唐咨兵败逃亡,经海路走到吴国,被任命为将军。
参考数据
-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 《三国志·魏志·吕虔传》
- 《三国志·魏书·王凌诸葛诞钟会传》
- 《三国志·吴主传》
- 《三国志·吴志·孙亮传》
- 《三国志·吴志·吕范子据传》
- 《三国志·吴书·吕岱周鲂传》
-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二孙传》
- 《资治通鉴》
- 《魏志文帝纪》及《资治通鉴》作徐质。
- 《魏文帝纪》: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王凌传》:(凌)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
- 《吕虔传》:(虔)讨利城叛贼,斩获有功。
- 《吕岱传》:(嘉禾)四年(235年)【《吴主传》:四年夏,遣吕岱讨桓等。】,庐陵贼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随春、南海贼罗厉等一时并起。权复诏岱督刘纂、唐咨等分部讨击,春即时首降,岱拜春偏将军,使领其众,遂为列将,桓、厉等皆见斩获,传首诣都。
- 《吴主传》:(嘉禾五年,236年)中郎将吾粲获李桓,将军唐咨获罗厉等。
- 《周鲂传》:贼帅董嗣负阻劫钞,豫章、临川并受其害。吾粲、唐咨尝以三千兵攻守,连月不能拔。鲂表乞罢兵,得以便宜从事。鲂遣间谍,授以方策,诱狙杀嗣。
- 《吴主传》:(赤乌二年,239年)冬十月,将军蒋秘南讨夷贼。秘所领都督廖式杀临贺太守严纲等,自称平南将军,与弟潜共攻零陵、桂阳,及摇动交州、苍梧,郁林诸都,众数万人。遣将军吕岱、唐咨讨之,岁余皆破。
- 《诸葛恪传》: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恪兴军四万,晨夜赴救。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
- 《吴志·孙亮传》作前将军。
- 《三国志·吴志·孙亮传》:(五凤三年,256年)八月,先遣钦及骠骑吕据、车骑刘纂、镇南朱异、前将军唐咨军自江都入淮、泗。
- 《孙峻传》:其明年,文钦说峻征魏,峻使钦与吕据、车骑刘纂、镇南朱异、前将军唐咨自江都人淮、泗,以图青、徐。
- 《吕据传》:(太平元年,孙)𬘭闻之,使中书奉诏,诏文钦、刘纂,唐咨等使取据,又遣从兄虑以都下兵逆据于江都。
- 《孙𬘭传》:𬘭闻之,遣从兄虑将兵逆据于江都,使中使敕文钦、刘纂、唐咨等合众击据,遣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告胤取据
- 《钟会传》:文王敕青、徐、兖、豫、荆、扬诸州,并使作船,又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外为将伐吴者。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