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粲

吾粲(2世纪—245年,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三国东吴官员及将领。

生平

吾粲起初当小吏,县长孙河非常赏识他。后来孙河当将军,可以自选长吏,于是表吾粲为曲阿丞,后来又迁任长史,任内有治绩及名气。虽然出身寒微,但都与陆逊卜静等名士齐名。孙权当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作主簿,先出任山阴令,后转任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222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率水兵于洞口曹休率领的魏军交战。战事结束后迁任会稽太守。后来招募兵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讨平山越。后来入朝为屯骑校尉、少府,后迁任太子太傅

不久,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的二宫之争触发,朝中官员分成两派。吾粲坚持要确立嫡庶之分,要求将鲁王调至夏口,将孙霸党羽杨竺调离建业等。吾粲又多次与驻守武昌的陆逊通信,陆逊亦多次上表劝谏孙权。孙霸及杨竺于是因吾粲与陆逊通信而诬陷吾粲。最终吾粲被下狱诛杀。

性格特征

  • 吴录》记载,吾粲数岁时,一个妇人看见吾粲,向吾粲母亲说:「是儿有卿相之骨。」
  • 《三国志》记载,洞口之战时,吴军船队被大风吹散,部分船沉没,船上士兵堕江,向附近的船求救,船上士兵担心会令到自己的船沉没,设法阻止。只有吾粲和黄渊下令救人,其他人劝阻,吾粲说:「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最终救了数百人。可见吾粲重视人命,不会自私地只贪求自己的生死。

评价

  • 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 陈寿三国志》:“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登场作品

参考数据

  • 《三国志·吴书·吾粲传》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国志/卷57》,出自陈寿三国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