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嗣
生平
周兴嗣是西汉太子太傅周堪的后裔,高祖周凝是西晋征西府参军、宜都郡太守,家族世居姑孰(今安徽当涂)。周兴嗣十三岁至建康(今南京)游学,梁武帝时,周兴嗣上奏《休平赋》,受到重视,官朝散骑侍郎。
武帝十二年(513年),官至给事中,常年患有风疽,又染疬疾,梁武帝抚摸着他的手,感叹道:「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任昉爱其才,常说:「周兴嗣若无疾,旬日当至御史中丞。」武帝十四年(515年),担任临川郡丞。十七年又官给事中。普通二年(521年),病故。着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又以「王羲之帖字」一千字编着有《千字文》。史载周兴嗣一夜之间编成《千字文》,“鬓发皆白”。千字文不朽,使周兴嗣流芳千古。
参考书目
- 《梁书》四九卷
- 《太平广记》: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