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

吴天一1937年6月25日[1],塔吉克名依斯玛义·赛里木江塔吉克族,生于新疆省伊塔道,原籍新疆塔什库尔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高原医学的开拓者及主要学术带头人。[2][3]

吴天一
本名依斯玛义·赛里木江
出生 (1937-06-25) 1937年6月25日
 中國新疆省伊犁行政区
民族塔吉克族
母校中国医科大学
职业医学家
研究领域高原医学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生平

1937年,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取名“依斯玛义·赛里木江”。后来,随父母到南京生活9年,有了汉文名“吴天一”。1951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便和妻子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平壤医院工作。1958年,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到青海,和来自山东河南的许多青年一道支援当地建设。[2]

许多初到青藏高原的青年都得了高原病。随后他又听说,在一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有士兵得急性高原病而造成减员。他由此决心将研究方向定为高原医学领域。此后,他在当医生的同时,开始了数十年的临床观察。[2]

1970年代末,吴天一从部队转业到青海省人民医院,推动成立了“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1979年到1985年,主持了历时6年、覆盖5万人的急慢性高原病大调查,对海拔4000米以上的果洛玉树唐古拉等地藏族、汉族牧民体质特征及各种高原病进行了调研,先后治疗2万多例患者。1990年,为阐明人体自低海拔急速进入高原后的生理反应及高山病发病规律,吴天一率中日联合考察队到海拔6282米的阿尼玛卿雪山考察,在海拔5000米开展高山生理实验10天后,日本考察队因急性高原反应而停止活动,吴天一则率中国考察队继续行进,吴天一登上海拔5620米建立实验站。此次实验收集了不同海拔的人体生理数据,对高原医学作出了贡献。为此,在第四次国际高山医学会上,国际高山医学会授予吴天一“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2]

1997年,国际高山医学会准备为急性高山病、慢性高原心脏病制定标准。吴天一率先领导中国专家建立中华医学会高原病统一命名、分型、诊断标准。2004年,第六次高原医学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吴天一提出的量化诊断标准获一致通过,命名为“青海标准”,成为中国医学界第一个国际标准。[2]

吴天一走遍了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的大部分高原。他第一个报道高原肺水肿病,第一个报道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第一个报道成人性高原心脏病。他还系统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各型高原病,创建了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系统。[2]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吴天一率领团队提出急性高原病抢救“高压舱、高压袋、高流量吸氧”以及“低转、低转、再低转”的急救措施,并配有卫生保障方案。在5年的建设过程中,共计超过14万筑路工人中,无一例因为急性高山病而死亡。在世界第六届高原病医学大会上,各国专家提出了现场观察的要求,吴天一随即带各国专家170多人来到施工点观察了高原氧舱及各种高水平医疗设备。[2]

青藏铁路开工当年,吴天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青海省惟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塔吉克族惟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

吴天一每年会率队到青海省条件最艰苦的黄南、果洛、玉树等地开展巡回义诊,每次都是每天接待超过200人,被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好曼巴”(好医生)。[2]2010年玉树地震救灾,他亲自到各救援点指导并且参与抢救36例病人。吴天一的父母亲人都在美国,但他坚持在青海省工作。[3]

奖项和荣誉

吴天一先后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奖、中国光华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

2021年6月29日,获颁七一勋章。[4]2022年3月3日,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5]

以吴天一名字命名的菌种

  • 吴天一圣格奥尔根菌 Georgenia wutianyii |Tian et al. 2020[6],吴天一乔治菌

参考文献

  1. . ysg.ckcest.cn.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30).
  2. .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3. .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4.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网. 2021-06-29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5. . @人民日报. 2022-03-03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6. Tian Z, Zhang D, Lu S, Jin D, Yang J, Pu J, Lai XH, Huang Y, Lei W, Zhang S, et al. Georgenia wutianyii sp. nov. and Georgenia yuyongxinii sp. nov. isolated from plateau pika (Ochotona curzonia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f China.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20; 70:2318-23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