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智

吴旭智1976年1月1日),现任第20届新竹县议员中国国民党籍。曾任民国党首席信息官、民国党第2任党主席,曾参选台北市立法委员落败,同时也是时任党籍新竹县长候选人徐欣莹交通大学后援会首席执行官[2]。曾旅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专长于电脑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 Aided Language Learning)领域,针对对等交互对话系统进行研究与提供概念。[3]

吴旭智
新竹县 新竹县议会第19、20届议员
现任
就任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选区第一选区(竹北市
多数票3,987票(4.91%,第19届)
6,912(8.65%,第20届)
民国党 民国党第2届党主席
任期
2018年11月29日—2019年1月24日
前任徐欣莹
继任末任
民国党 民国党第1届首席信息官
任期
2015年3月13日—2019年1月24日
前任首任
继任末任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76-01-01) 1976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宜兰县
国籍 中华民国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2021年底-)[1]
其他政党民国党 民国党(?-2019年1月24日)
国会政党联盟 国会政党联盟
(2019年1月25日-2020年3月31日)
无党籍(2020年3月31日-2021年底)
学历
经历

生平

吴旭智于民国92年取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取得信息科学博士学位。从学生时代就投入志工行列,博士毕业后,出任自闭症权益促进会理事,[4]2015年8月9日,出席「年代高峰会」谈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DT(Data Technology)的转变。[5]

2015年9月10日,民国党征召吴旭智参选台北市第六选举区立法委员,仅获不足6,000票而落败。2018年1月民国党主席徐欣莹表示,吴旭智将挑战竹北选区,也传出民国党将在竹北提名2席以增加席次。[6]

2018年8月,获民国党提名参选新竹县(竹北)县议员。[7]2018年8月,正式登记参选新竹县第19届议员竹北选区选举,提三大政见主轴「争取教育资源、升级社会福利、友善智能城市」。[8]

2018年10月,吴旭智竞选总部正式成立,徐欣莹到场力挺吴旭智,盼议会出现第二位博士议员[9]。11月,与同选区的邱靖雅均顺利当选议员,也为民国党在新竹县议会增添一席。

2018年11月29日,吴旭智以3,987票,得票率为4.91%,当选新竹县议会第19届议员(竹北选区),并兼任民国党第2任党主席。12月25日宣誓就职至2019年1月24日止。2020年再次参选立委并改披国会政党联盟战袍,于新竹县第一选举区败给寻求连任的林为洲,又一次在蓝绿夹杀下低票落选。

2022年11月26日,吴旭智以6,912票,得票率为8.65%,连任新竹县议会第20届议员(竹北选区)。

政治见解

2004年8月19日,吴旭智投书《经济日报》,提出『语言、文化上的共通性是两岸合作最大的优势,截长补短的人格特质,更有可能成为未来两岸共同面对世界竞争的最佳利器』的观点。[10]

2017年7月21日,吴旭智投书风传媒,针对于台湾的育儿百宝箱无法带给父母幸福感,认为政府应该针对根源解决问题,[11]

2017年12月11日,吴旭智提出政府应针对于长照2.0,可配合加上「时间银行(Time Bank)」,邀请社会各热心志工团队来服务,增加长期照护效果,减少看护与照护员负担过大问题,让台湾变成真正的「功德之岛」.[12]

社会活动

2021年6月3日,吴旭智联手民间团体共同捐赠2,600具防护面罩,给新竹县政府警察、卫生、环保清洁人员、社区大楼、长照机构等单位。[13]

2021年1月17日新竹县政府跟县议员吴旭智等合作,推动独轮车学习课程为全县15名特教国中小学生找回专注力和信心。[14][15]

参见

参考数据

  1. 黄文杰. . 中国评论通讯社. 2022年5月18日 [2022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14日).
  2. .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3. . [2015-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 . [201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5. . [201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6. .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7. 代表民国党出征新竹县议员 2018-08-02'
  8. 投身竹县议员选战 2018-08-28'
  9. 望竹县第二位博士候选人抢滩议会殿堂 2018-10-08'
  10. . [2015-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11. .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2).
  12. .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3. . [202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14. . [202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15. . [202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