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秀
吳文秀(1873年—1929年),號眉甫,台灣台北人,商人。於1897年參加興中會,為該團體的首位台灣人。
吳文秀 | |
![]() | |
表記 | |
---|---|
漢字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号 | |
漢字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圖中紅色建築物是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商號,現為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吳文秀故居原址為對面的米黃色建築(已改建)。
生平
1880年畢業於廈門學海學院的吳文秀,擅長英語交談。畢業後,他返回台灣與父親一同經營自家茶葉生意,後創設良德茶行,並著重自行產銷,不假洋人之手。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他則繼續從事該行業,曾參加巴黎世界博覽會。
1897年,經陳少白介紹,他加入興中會,以華僑身分贊助革命,是為該團體的首位台灣人會員。1900年,孫中山為了惠州起義在9月28日前往台灣,尋求台灣總督府奧援,吳文秀亦從中牽線[1]。但是,根據《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吳文秀當時仍在巴黎參加世界博覽會,回台時已是1901年,因此牽線說應有誤[2]。
參見
- . [2010-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囍事台灣》,陳柔縉,開啟文化,2009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