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章
吴天章(1956-)生于彰化,但成长于基隆,为台湾当代绘画及影像艺术家。1980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1982年与杨茂林、卢天炎组成「101现代艺术群」[1],1985年与郭维国、连建兴、李明忠等艺术家创立(「台北画派」该画派于1998年更名为「悍图社」)[2]。曾于1985、2015年代表台湾参加第47届与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3][4][5]
吴天章的创作历程大约可分成三个时期:
1980年代,以台湾历史文本与绘画作为创作主题及媒材[6]。此时期作品如《伤害世界症候群》系列(1985-1987)、《四个时代》系列(包含〈关于蒋介石的统治、〈关于蒋经国的统治〉、〈关于毛泽东的统治〉、〈关于邓小平的统治〉四件作品)。在国美馆研究员蔡昭仪曾指出,吴天章此时期作品结合自身于解严前为党外杂志绘制政治漫画的经验,并反讽两岸近代史上的政治造神运动。[7]
1990年代,吴天章的作品改以编导摄影形式。使用人工亮面丝绒布、亮钻、圣诞灯等复合性材料加入作品中[8],而有媒体称其作品风格为「台客美学」[9]。
2000年,开始运用电脑合成技术。在艺评家王镜玲认为,对吴天章而言,电脑影像的精准、锐利且具有一种「塑料感」的视觉意象,与他想呈现的「假」与「俗艳」风格颇为契合。[6] 2010年后吴天章的创作形式更拓展到动态影像剧场,如「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别说再见」个展时所展出的影像设备作品。[10]
参考数据
- 赖明珠编着. .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2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 台北市立美术馆. . 教育大市集. [202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4).
- 台北市立美术馆. . 北美馆官网. [202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 台北市立美术馆. . 北美馆官网. [202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1).
- 蔡, 昭仪. .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6: 196.
- 王镜玲. . 伊通公园.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 蔡, 昭仪. .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4: 88–95.
- 姚, 瑞中. . 大趋势. 2004-04, (第12期): 72-77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6).
- 自由时报. . 受邀参与西班牙艺术节 吴天章台客美学发声 (自由时报). [202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 王士源. . 非池中. 2015-05-07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