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或譯按需分配(英語:德語:)是馬克思在其1875年出版著作《哥達綱領批判》提出之口號。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此種狀態會於已發展的共產社會,物質生產力極大化之後發生。
系列条目 |
马克思主义 |
---|
|
各取所需和按需分配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历史文献显示,在1958年之前的所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汉语宣传文字,都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1958年之后,很快就改成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表面上看,两者似乎意义相同。但是前者反映的主体是个人意志,即由“取者”自己决定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而后者反映的是集体意志,个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不能自己決定,而要由“集体”或者“领导”决定。[1][2]
另見
- 剝削
- 共產主義
- 社會主義
- 按勞取酬:是指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形式, 是人们共同占有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劳动、共同分享社会成果的形式,综合而言就是一个公有制社会的表现形式。
-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