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人權
古巴人權一直是古巴政府和西方爭論的問題之一。西方國家認爲古巴人權狀況惡劣,比如,政府鎮壓異議人士,限制國民出境旅行。但是古巴政府和古巴共產黨對此不予承認并坚决反對。[1]
古巴境內有政治犯遭受關押。據一個名爲「古巴人权和民族和解委员会」的組織的說法,在2013年9月,有547名政治犯被當局羈押。[2]
歷史
古巴共產黨奪取政權以後,有古巴人逃亡到美國,并且有逃難者死於逃亡途中[3][4]。根據國際特赦組織2000年的報告,古巴共產黨自奪取政權以來,一直對國內的人權進行壓制。異議人士受到(政府的)不斷騷擾,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受到了嚴格限制[5]。古共奪權以來,曾經一度禁止所有宗教,並向青年學生灌輸「宗教是錯誤的」這一理念。1962年,古巴當局就關閉了400所天主教學校。但在1991年,古巴解除了宗教禁令。現在,天主教徒也可以加入古巴共產黨[6][4]。
2003年3月,古巴抓捕了75名人權活動人士,其中就包括了25名簽署了瓦列拉綱(Varela Project)的人士。這些人士很快就被判處監禁。[7]
2010年,根據古巴與教廷達成的協定,古巴開始改善政治犯的生活條件,但古巴當局並不承認曾簽署這一協定。[8]
2011年,古巴政府出於「人道主義原則」特赦了2900名犯人。這其中包括了政治犯和86名外籍人士。時任古巴共產黨第一書記勞爾·卡斯特羅稱羅馬教皇的到來是促成這次特赦的原因之一。[9]
2012年3月22日,國際特赦組織發佈報告稱「古巴人權狀況在上一年間出現明顯惡化」。他們還說古巴的人權活動人士向他們反映,他們在過去一年內受到了越來越頻繁的騷擾或短期監禁。[10]
2012年9月20日,古巴時任外長布魯諾·羅德里稱,美國對古巴長期的封鎖「嚴重踐踏了古巴人權」。[11]
2013年1月,古巴政府宣佈放寬對出境旅行的限制,但是,部分人士卻認爲此舉意義不大,政府對古巴公民出境的限制仍然存在。[12]。同年9月,古巴異議人士指出,古巴當局在上個月加強了對異議人士的逮捕。一個名爲「古巴人权和民族和解委员会」的組織指出,對古巴政府在2013年8月加強了對異議人士的暴力鎮壓這一現象「感到憂慮」[2]。
2018年7月14日,由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委员会起草新宪法草案公布。新宪法新增87项条款,包括[13][14][15]:
- 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为五年,不得超过连任超过两届;
- 承认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 提出“规定国家主席和国家副主席的职务”,恢复原先被废除的总理职务;此前,国家元首被称为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
- 提出禁止性别歧视[16],并为同性婚姻合法化创造条件;
- 在司法审判中实行无罪推定原则。
不过新宪法依旧认定古巴共产党仍将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力量”。新宪法将在2018年7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会议上进行投票表决。2019年2月24日舉行全民公投以86.85%批准(有效票中占90.61%)、9%反对、4.5%无效票通过新宪法[17]。
現狀
古巴擁有健全的醫療保健機制。這套醫療保健機制受到了國際社會的稱讚[18]。但是,不少醫療設施陳舊而過時,醫療機構時常缺乏必需的藥品,醫生工資也偏低。[19][20]勞爾·卡斯特羅已在2008年許諾將會將所有死刑減爲有期徒刑。但他同時表示「不會徹底廢除死刑,死刑罪名將會保留在刑法中」。[21]儘管如此,古巴目前已被認爲是從實際上廢除了死刑。[22]信仰自由方面,古共在奪權後一度禁止宗教,並向年輕學生灌輸「宗教是錯誤的」這一理念。但在1991年,古巴解除了宗教禁令。現在,天主教徒也可以加入古巴共產黨[6][4]。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2000年的報告,古巴的言論自由受到了當局的嚴格控制。[5]一份發佈於2009年報告同樣指出,「古巴幾乎沒有言論自由」。古巴被囚禁的記者數是全球最多的。[23][24]。古巴居民上網存在困難[25]。據BBC的報道,在古巴,任何異議人士都可能被冠上「危害社會」等「模糊不清」的罪名[24]。結社自由受到當局阻止[5],古巴的工人不能建立獨立的工會[26]。
相關評論
古巴官方
2004年11月,古巴《格拉瑪報》稱「古巴政府制裁的不是什麼『活動人士』,而是『受美國政府僱傭破壞古巴社會主義制度的罪犯』。」,該報又指「美國纔是世界上最大的違反人權者。」[27]
2012年2月,古巴外交部歐洲事務負責人埃利奧·羅德里格斯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歐盟批評古巴人權,並認爲這是「強行干涉古巴內政」。[28]
參考
- . 人民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简体)).
- . 德國之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7) (中文(简体)).
- .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6).
- . BBC. [2014-08-16].
- (PDF). 國際特赦組織. [2014-08-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11).
- . 新浪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中文(简体)).
- . [200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 . BBC. [2014-08-16].
- . 德國之聲. [2014-08-16] (中文(简体)).
- . BBC. [2014-08-16].
- . 環球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中文(简体)).
- . 德國之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3) (中文(简体)).
- teleSUR/LJS. .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 . www.washingtonpost.com.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 . BBC News. 2018-07-15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英国英语).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7-16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 新浪网. 2019-02-26 [2019-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 新華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3) (中文(简体)).
- . Select Committee on Health.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1).
- Leo Burghardt. . Neues Deutschland.
- . 中国网.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简体)).
- . 美國西北法學院國際人權中心.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中文(简体)).
- . BBC.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 . BBC. [2014-08-16].
- . BBC.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2).
- . 譯言網(翻譯). VOA.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5).
- . 人民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简体)).
- . 新華網.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6) (中文(简体)).
- . VOA.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Otto Kölbl.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參考用中文譯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来自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美国之音网站。根据版权条款(英文)和有关美国政府作品版权的相关法律,其官方发布的内容属于公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