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坟
古坟指的是日本在公元3世纪初期到公元7世纪初期建成巨石墓或坟丘墓。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名叫古坟时代,就是以该时代的代表性建筑日本统治阶层的古坟而命名的。古坟的建造与型态模式也是日本独特的建筑。现存的古坟时代不少古坟从空中鸟瞰都是锁孔型的坟丘建筑,这种古坟建筑被称为前方后圆坟。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布局
在历史上,古坟的形状各式各样。最为常见的古坟为锁孔型,即一头为方形,另一头为圆形,这种古坟被称为前方后圆坟。此外,也有圆坟(两头都是圆形)、前方后方坟(两头都是矩形)、方坟(正方形)等古坟。古坟的方向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堺市古坟群(即百舌鸟古坟群)里,所有的古坟圆形的一头都朝向北方;然而在柳本古坟群则没有这种古坟。埴轮和陶俑排列在古坟的上面和周围,划定并保护着这个神圣的地方。
古坟的长度由数米到四百米不等。现存最大的古坟是堺市的大仙陵古坟,相传该古坟是仁德天皇的坟墓。
墓室位于圆形一端的下面,使用许多巨石建成。1972年,考古学家对未遭盗掘的高松冢古坟(位于奈良县明日香村)进行发掘,取得大量成果。在紧紧砌成的巨石下面,墙上涂有白色石灰,上面用彩色颜料绘有宫廷生活场景和天上的星宿。墓室的中央放置着一口石制的棺材,饰物、佩剑和铜镜散落于棺材的内部和外部。
发展历史
弥生时代
大部分弥生时代酋长的古坟为方坟(正方形),周围围绕着沟渠。最著名的弥生时代古坟是楯筑遗迹,位于仓敷市。该古坟宽约45米,高约5米,拥有一个轴室。破碎的特殊器台型土器和特殊壶型土器在古坟附近皆有出土。
另一种典型的弥生时代古坟是四隅突出坟丘墓,这种古坟的四个角向外突出。这些古坟位于山阴地方沿海一带。该古坟出土的文物表明了古代日本地区之间部落联盟的存在。
古坟时代前期
最早的前方后圆坟位于奈良盆地的卷向地区。建于3世纪中期的箸墓古坟,长280米,高30米,其规模完全不同于其他弥生时代的古坟。在此后的三十年之内,该地区出现了十几个古坟,这些古坟被称为箸墓古坟群。木制棺材被放在矿坑型墓室里,墓室的四壁由扁平的石头砌成;顶部则是由一块完整的巨石组成。在这些未被盗掘的坟墓里,发现了完好无损的铜镜、铁剑、勾玉、泥制船只等文物。一些学者推断,箸墓古坟的被葬者是中国史料中记载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根据《魏志倭人传》的记载,在中国的三国时代,日本被称作「倭」,由许多小部落联盟或小国组成。卑弥呼作为联盟首领,死后曾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坟墓。[1] 在奈良盆地发现的如此规模巨大的古坟建筑是邪马台国中央集权的结果,邪马台国可能是大和王权或日本朝廷的前身。
最新研究
日本宫内厅指定了740座皇室及其皇亲的坟墓为古坟,虽然其准确性尚有争议。这些古坟不对公众开放,包括考古学家在内。多年以来,学术界多次提出对古坟进行考古研究的请求,终于在2008年3月获得了对五社神古坟(神功皇后陵)进行限制性调查的许可。[5]
著名古坟群的鸟瞰图片
参考文献
引用
-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倭人条》:「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余步。」
- (PDF). [2010-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0-06).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E_2ZHVg5-3QC&pg=PA386&lpg=PA386&dq=Keyhole+tombs+Korean&source=web&ots=Y4iGohG_VZ&sig=TmdMlTsyLuDiutuclNkD3F5US_E
- . [2010-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4).
- Cover Story: Open ajar, Asahi Shimbun, March 24, 2008
来源
- 书籍
- 《飞鸟高松冢》,橿原考古学研究所 编。明日香村,1972年。
- 《前方后圆坟》,上田宏范。学生社,东京,1969年。
- 《》,朝鲜学会 编。东京,同成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