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
生平
唐代抚州刺史危全讽之后裔。少通五经,博学多才,师从吴澄、范梈。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以荐授经筵检讨,至正五年(1345年),改任承事郎、国子助教。至正七年(1347年),担任应奉翰林文本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修宋、辽、金三史。累官至国子监丞、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大司农丞、礼部尚书。至正十八年(1358年),改为参议中书省事,兼经筵官。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任治书侍御史。至正二十年(1360年),担任中书省参知政事。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孛罗帖木儿入京,危素出任岭北行省左丞,之后弃官居住在房山。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顺帝北逃,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任命危素为翰林学士承旨。
明朝徐达大军攻入大都,危素应召到达南京。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授侍讲学士知制诰。与宋濂等同修《元史》,王着说危素是亡国之臣,谪居和州。洪武五年(1372年)卒。
佚事
《菽园杂记》载其明初任职翰林院,自称老臣,被朱元璋羞辱之事。[2]
注释
- 清代《千顷堂书目》载:“危素《说学斋集》五十卷,又《云林诗集》一卷”。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危素本 传载 “所着有《宋史稿》、《元史稿》、文集五十篇、奏议三卷”。
- 《菽园杂记·卷三》:高皇一日遣小内使至翰林,看何人在院。时危素太朴当直,对内使云:「老臣危素。」内使复命,上默然。翌日传旨:「令素余阙庙烧香。」盖余、危,皆元臣,余为元死节。盖厌其自称老臣,故以愧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