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广郡
蜀汉时期
三国蜀汉延熙年间(238年至257年)置南广郡,建郡9年废[1][注 1]。
领县方面,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及胡阿祥《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考证只得南广1县,依其地理来看,越巂郡的安上、马湖、潜街3县当为南广郡所领,计为南广(今云南省盐津县)、安上(今四川省屏山县)、马湖(今四川省雷波县北)、潜街(今四川省雷波县东北)4县。郡治当在越巂郡临时治所安上县。
建郡时间,当在延熙三年(240年)越巂太守张嶷平郡乱后将郡治从安上县迁回邛都县以后[2],时间应为延熙四年(241年)至延熙二十年(257年)之间。
西晋时期
永嘉五年(311年)再由朱提郡析置为南广郡,治所在在南广(今云南省盐津县),辖南广县(今云南省镇雄县、威信县)、临利县(彝良县)、常迁县、新兴县(今盐津县、永善县、大关县)四县,属于宁州。历经南北朝,隋朝开皇四年(584年)改南广郡为协州。
史料来源
-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南广郡,蜀延熙中置,以蜀郡常竺为太守。蜀朝召竺,入为侍中,巴西令狐衷代之。建郡(原作建武)九年省。」
- 《三国志》卷33〈后主传〉:「(延熙)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张嶷平定越嶲郡。」;卷43〈张嶷传〉:「初,越嶲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嶲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
注释
- 任乃强认为此郡到蜀汉末年尚存在,「建武九年」当作「建武元年」之误(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页279);刘琳认为「建武九年」当作「建郡九年」之误(刘琳《华阳国志校注》页419注释3),孔祥军看法略同刘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