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凑
十三凑(日语:/ Tosaminato)是日本本州岛北部津轻半岛西北侧岩木川河口十三湖西岸的一个地名,现在在行政上隶属于东北地方青森县的五所川原市。[1]
十三湊 とさみなと | |
![]() | |
地点 | ![]() |
---|---|
地区 | 东北地方 |
坐标 | 41°01′43″N 140°19′46″E |
类型 | 地名 |
历史 | |
时代 | 室町时代 |
注释 | |
发掘时间 | 1993-1996 |
公众参观 | 允许 (no public facilities) |
记念物 |
十三凑在中世及江户时代均属于陆奥国津轻郡,在13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因虾夷管领安东氏的治理而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港端口都市,在战国时代初期因安东氏被击败而逐渐衰落。
2005年,十三凑遗址被日本文化厅列入史迹名单。[2]
语源
十三凑源自阿伊努语的「トー・サム」,一般认为指的是十三湖的湖畔,江户时代起读作「とさ」,江户时代后期则音读作「じゅうさん」,并沿用至十三村及十三湖的读法。[3]但“十三凑”仍然读作“とさみなと”。
历史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初期,因绳文海进,十三湖在本州岛西北部开始形成。而在绳文时代初期,十三湖曾为大型海湾,海湾畔的台地上开始有人类居住的记录,考古学者曾在此挖掘出贝冢、翡翠及黑曜岩[4]。绳文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因不断的泥沙淤积,十三湖面积缩小,同时,以奥州藤原氏为首的豪族也确立了在这一带的统治。[4]奥州藤原氏被消灭后,镰仓幕府开始统治此地,并称其为西滨。[4]
镰仓时代后期,在安东氏治理下的十三凑,逐渐成为大和人与阿伊努人展开商品交易的重镇。[5]文明年间,室町幕府为了打击海盗,制定了《廻船式目》,[6]而安东氏的水师受到幕府批准,以关东御免船的身份在东北地方开展海运事业,偶尔也越过津轻海峡前往北海道岛镇压阿伊努人。[7]而十三凑也被室町幕府列入三津七凑,成为了当时日本重要的十大海港。[8]其后,经过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富山大学、中央大学等机构的考察发掘,证实了室町时代的十三凑亦曾与朝鲜、中国等国家有所没有往来。[9]
15世纪中叶,安东氏为根城一带的新兴武士南部氏击败,逃往北海道,失去了对十三凑的控制,其后十三凑逐渐衰落,其与阿伊努人的交易港地位逐渐被野边地凑等地取代,[10][11]
16世纪后半期开始,十三凑再一次得到发展,岩木川中上游的稻米、木材被货船运至十三凑,再送至鲹泽町,并由北前船运送至江户城。[12]但仍然无法挽回其衰落的趋势。
明治时代,十三凑成为西津轻郡的十三村。1955年与北津轻郡相内村、脇元村合并为市浦村,2005年3月28日,市浦村与五所川原市、北津轻郡金木町合并,成为新的五所川原市。[13]
参考数据
- . 讲谈社『国指定史迹ガイド』、小学馆『デジタル大辞泉』. Kotobank.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0) (日语).
- . 文化厅.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日语).
- . 奥津軽の旅案内(奥津軽観光ポータルサイト). 五所川原市観光协会、ほか.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日语).
- (PDF). 公式ウェブサイト. 中泊町博物馆. [2018-06-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27) (日语).
- 千叶, 园子. . 秋田魁新报. 2014-11-18: 23 (日语).
- (PDF). 山口县文书馆.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27) (日语).
- 木村裕俊 「道南十二馆の谜」95-98,135-138页 ISBN2:978-4-8328-1701-2
- 三津、七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19 页 ((港湾空间高度化环境研究中心)2010-07-16 查阅
- 村井章介. B6. 山川出版社. 2002-05-01. ISBN 9784634605305 (日语).
- 石山晃子. (PDF). 港别みなと文化アーカイブス(公式ウェブサイト). 一般财団法人 みなと総合研究财団.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3).
- . あおもり 今・昔(公式ウェブサイト). 青森市. 1999-03-15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8).
- 清水金二 『北前船と日本海の时代』 校仓书房、1997年。ISBN 4-7517-2730-3
- 『市町村名変迁辞典』东京堂出版、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