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泰语

北部泰语(北部泰语:ᨣᩴᩤᨾᩮᩥᩬᨦ,拉丁字:Gam-Mueang 泰语 泰语发音:[kʰam˧ mɯːəŋ˧]皇家转写)、兰纳语(,皇家转写),中部泰语称法为北部泰语(,皇家转写),是泰国北部昆勐泰族的语言。北部泰语与老挝语十分接近。该支泰语大概有六百万用户,大部分生活在泰国,但亦有小部分分布在老挝西北部。

北部泰语
Kam Mueang
ᨣᩴᩤᨾᩮᩥᩬᨦ
发音[kam˧ mɯːəŋ˧],
区域泰国北部地区
族群泰沅
母语使用人数
六百万[1]
语系
壮侗语系
  • 壮傣语支
    • 西南部台语支
      • 清莱语
        • 北部泰语
文本老傣文 (标准)、
泰文 (20世纪初以来事实上使用)
语言代码
ISO 639-3nod
Glottolognort2740[2]

北部泰族及北部泰语有另外一个称呼,即泰沅,但通常认为此称谓带有贬义。北部泰族倾向称呼自己的语言为勐话(,北部泰语发音:[xon˧ mɯːəŋ˧],「勐」在泰国有「府治、府治县、省会」的引申义,故“勐话”有“城里话”之意,是区别于傣仂语等地方语言的意涵)、兰纳或者泰北

北部泰语的传统书写文本——兰纳文,与西双版纳傣文老挝文关系密切。但现时兰纳文大多仅用于当地佛教寺庙或者佛经,而其他种类的书面作品已极少使用。近年来开始重新有人尝试使用传统文本书写北部泰语,但是现代发音与传统的书写规则已经开始脱离。[3]

多数语言学学家认为北部泰语与中部泰语关系,要比其与老挝语或者普泰语的关系要密切。但是事实上这些泰语支语言共同组成了一个语言连续体,其内部缺乏较为清晰的区分点。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泰北使用北部泰语的人已经很少,大部分泰北人都讲带有北部口音的中部泰语[4]

语言系列

壮傣语支人群从中国南部分化迁移的示意图,图中的Yuan即泰沅(兰纳语)
壮侗语系 

黎语支

侗水语支

仡央语群

临高语

 壮傣语支 

中部傣语支

中部傣语支

泰语支
西北泰语支

坎底语

傣仂语

掸语

其他

清盛亚语支

北部泰语

素可泰语

中部泰语

南部泰语

寮-普泰语支

普泰语

寮语 (东北泰语)

书写文本

泰国北部的一块招牌,从上往下分别为:兰纳文、泰文以及英文。

现时有数种文本可以用于书写北部泰语。北部泰语的传统文本是傣昙文ᨲᩫ᩠ᩅᨾᩮᩥ᩠ᩋᨦ ตั๋วเมือง 宽式IPA/tǔa.mɯ̄aŋ/)。不过多数泰北人(昆勐泰族)并不通晓此套文本系统,其多数用泰文直接书写自己的语言,而在老挝的泰北人则对应用老挝文

但是这种做法通常会产生一些问题。原因在于这种应用泰文本的正字法并不对应傣昙文的正字法,也不能完成准确表达北部泰语的发音。北部泰语有两种降调对应标准泰语(中部泰语)的一个降调。北部泰语有两种不同的降调:高降调(˥˧)及低降调(˥˩),但是标准泰语却缺乏高降调(˥˧)。例如,宽式IPA/ka᷇ː/(傣昙文:ᨠᩖ᩶ᩣ kˡaːˀ,按照傣昙文正字法转写的泰文:ก๎ล้า;「勇敢」)以及宽式IPA/kâː/ (傣昙文:ᨣᩤ᩵ kA̰ː,按照傣昙文正字法转写的泰文:ค่า;「价值」)在通用的北部泰语泰文表记均是「ก้า kaːˀ」,从而带来歧义。同样,宽式IPA/pa᷇ːj/(ป้าย"标志")和 宽式IPA/pâːj/ (ป้าย พ่าย)"丢失")两词之间亦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两个词在标准泰文本中就只能写作宽式IPA/pâːj/ (ป้าย)。 结果,拼写作"ป้าย"会产生歧义,因为这个词在北部泰语中既是“标志”亦是“丢失”。

备注

  1. 北部泰语于《民族语》的链接(第18版,2015年)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 .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Natnapang 2004, Section 3.5.6 The changing pronunciation of the Lanna script and Kammuang As with all languages,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ritten and spoken forms changes over time.
  4. Kemasingki, Pim; Prateepkoh, Pariyakorn. . Chiang Mai City Life. August 1, 2017: 8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speaking kham mueang, but as an accent, not as a language. Because we now share the written language with Bangkok, we are beginning to use its vocabulary as well

参考文献

  • Khamjan, Mala. [Photchananukrom Kham Mueang]. Chiang Mai: Bookworm. 2008. ISBN 978-974-8418-55-1 (泰语).
  • Natnapang Burutphakdee. [Attitudes of Northern Thai Youth towards Kammuang and the Lanna Script] (PDF) (M.A. Thesis). Presented at 4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Graduate Research, Chiang Mai, Thailand, August 10–11, 2004. Asst. Prof. Dr. Kirk R. Person, adviser. Chiang Mai: Payap University. October 2004 [June 8,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9).
  • Rungrueangsi, Udom. [Photchananukrom Lanna ~ Thai, Chabap Maefa Luang] Revision 1. Chiang Mai: Rongphim Ming Mueang (โรงพิมพ์มิ่งมือง). 2004 [1991]. ISBN 974-8359-03-4 (泰语).

外部链接

维基孵育场维基百科语言试验版:北部泰语试验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