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
书法
他一生贫困,但“他业屡迁,唯好书数十年不改”[2]。其子包诚说他:“中年学书,由欧、颜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碑,晚习二王,遂成绝业。”[3]
他5岁开始学习“应试书”(馆阁体),书体学自赵孟頫,但因为家贫没有藏帖,写得并不好,直到20岁才有一点成就,他自述:[3]
乾隆己酉之岁,余年已十五,家无藏帖,习时俗应试书十年,下笔尚不能平直,以书拙闻于乡里。族曾祖槐植三,独违世尚学唐碑,余从问笔法,授以《书法通解》四册。其书首重执笔,遂仿其所图提肘拨镫七字之势,肘既虚悬,气急手战,不能成字。乃倒管循几习之,虽诵读时不间,寝则植指以画席。至甲寅,手乃渐定,而笔终稚钝。乃学怀素草书《千文》,欲以变旧习,三年无所得,遂弃去。 |
到25岁时,他请教同乡翟同甫,后者以苏轼《西湖诗帖》举例,说“学此以肥为主,肥易掩丑也”,因此笔法转而变肥,这影响了他后来一生的书法。[3]
包世臣正式学习书法始于26岁:“余年廿六而后学,四十而后知”。26岁时,他开始学习王羲之,曾临摹《兰亭序》数十遍,曾说:“于中吾尤爱,神龙《兰亭》本。《画赞》亦超然,俗刻皆奴算。日仿此二刻,抢锋出趯管。”[3]
1802年,他结识钱鲁斯、邓石如,并成为邓石如的弟子。30岁时,他学习了欧阳询、颜真卿、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和《淳化阁帖》。到41岁,又开始注重执笔和运笔。[3]
40岁后,其书法以北碑为基调,认为草书也应当具有“篆分遗意”。45岁时他客居济南,得到很多块北朝碑版。后来更根据北碑对二王进行了自己的解读。[3][4]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二日,包世臣回南京定居于鸡笼山筹市口,绝意仕途,卖字为生。但晚年视力衰退严重,严重影响了他的创作。77岁时他在《论书十二绝句四屏条》中说:“已目昏日甚,不得已夹一目为之。点画间有遗落及笔到而墨不到之处,不复可以言书”。[3]
理论
他推崇北碑,曾说:“古人论真行书,率以不失篆分遗意为上,后人求其说不得,至以直点斜拂形似者当之,是古碑断坏、汇帖障目、笔法之不传久矣”。对此,在其书法著作《艺舟双楫》中,他提出了“中实气满”、“以碑补贴”等理论。[2]
包世臣思想,反對脫離民事,文章也大都关切时务政事。他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以「好言利」自许,提出「本末皆富」为「千古治法之宗」、「子孙万世之计」;他又提出「生齒日繁,地之所產,不敷口食」的「人多致贫」论。他坚持经世致用之学,对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探讨,主张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改革,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评价
包世臣自认为是“右军后一人”,但实际上很多人认为他所学不精,王潜刚说:“慎伯生平谈北碑,然所习者《郑文公》、《云峰山》柔婉一派,于《牛橛》、《杨大眼》、《嵩高灵庙》、《吊比干文》等碑绝不关涉,殆自知腕力弱,不宜学雄强之书耶”、“慎伯真书虽以北碑为号,实则见邓山人学《述圣颂》而亦学吕向书,直袭其貌。《艺舟双楫·论书》亦未言及此碑。”何绍基也说:“包慎翁之写北碑,盖先于我二十年,功力既深,书名甚重于江南,从学者相矜以包派。余以横平竖直四字绳之,知其于北碑未为得髓也。”[3]
著作
『安呉四種』(道光24年初刊):《中衢一勺》、《艺舟双楫》、《管情三义》、《齐民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