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重次

刘重次先生(1942年2月25日—2007年9月30日),台湾人,为呒虾米输入法的发明人,也是行易有限公司的创办人。

刘重次
出生(1942-02-25)1942年2月25日
日治台湾台中州丰原郡丰原街
逝世2007年9月30日(2007岁—09—30)(65岁)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
职业呒虾米发明人

刘重次出生于日治时期台湾台中州丰原郡丰原街(今台中市丰原区),1951年举家迁居台北市,先后就读于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政治大学,1969年赴欧,首先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攻读人类学学位,留学归国后曾经营贸易事业,1989年成立行易有限公司。[1]

刘重次与呒虾米输入法

发明过程

因为当时Telex电报系统开始普及,但是对于中文用户而言,只能够使用拼音文本传递电报;因此在留法期间,刘重次开始研发如何以英文编码中文信息传递的方法,起先是研发一套报社、印刷厂或编字典使用的中文本检索方法,取代四角号码或部首编码;经历多年,最后找出一套根据「形、音、义」的组码规则,加上中文电脑的进步,以及中文输入的需求,这套检索方法也就成为了呒虾米输入法。

呒虾米输入法拥有专利著作权。刘重次于1989年创办行易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各种电脑平台的呒虾米输入法,发行相关书籍与教学影音光盘,以及在公家机关、教育单位中推广使用;为了推广使用,刘重次经常前往各高职及中小学,亲自教授如何输入中文。

虽然在当时的中文电脑上,已经有多种不同的中文输入法,不过刘重次认为其他中文输入法往往具有缺陷,而无法达到他所认为的「易学、好用」的标准。刘重次批评注音输入法需要选字,让用户必须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而有害视力,而不用选字的智能型注音输入法,在输入名单、诗词、经书、古籍等或在书写报告时经常发生误判,达不到「好用」。至于大易输入法的问题在于需要的按键太多,无法只用26个英文本母输入;而仓颉输入法的问题则在于口诀过份复杂,而且字根与英文键盘的对应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用户往往背了即忘,达不到「易学」的要求。

发展和荣耀

从呒虾米输入法发明迄今,在各种操作系统中,往往并不内置呒虾米输入法,并需另外购买,而无法享有操作系统的优势,微软曾经与行易公司洽谈,计划将呒虾米输入法列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刘重次不愿意卖断版权而没有达成合作。

即使如此,在1990年代,呒虾米输入法仍然在台湾快速成为一套相当普及的输入法,一方面是因为行易有限公司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则是在台湾举办的多项中文打字竞赛中,呒虾米输入法的用户经常夺得佳绩——1993年的台湾区高中商业类科技艺竞赛中,呒虾米输入法首次夺得冠军,之后多次蝉联,并囊括排行榜中绝大多数的名次,选手往往可以创下一分钟两百多字的成绩——借此,也打开了呒虾米输入法的知名度。根据中华民国电脑技能基金会的数据,1995年起,在中文输入测验中,呒虾米输入法挤下大易输入法,成为报名者使用的输入法中的第二名,而使用呒虾米输入法创下每分钟八十字以上的人数,也远多于其他输入法。

之后,呒虾米输入法继续发展。呒虾米除了可以用于输入正体中文外,也可以直接输入标点符号简体中文,甚至日文,让用户通过同一套输入法,处理多种不同的语文。

肺癌病逝

2006年刘重次自行易公司卸职后不久,便发现罹患肺癌,于2007年9月30日病逝于台大医院[1]。10月26日刘重次的讣闻才从批踢踢电子布告栏开始,在网络上传开,无数呒虾米输入法的用户也在网络上为刘重次发表悼念与哀思。

著作

参见

参考文献

  1. .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上的刘重次语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