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其伟
刘其伟(1912年8月25日—2002年4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府。中华民国画家、工程师、作家、探险家、人类学家。艺术创作以水彩画和混合媒材为主。以探索非洲、大洋洲和婆罗洲等地之原始艺术著名,有画坛老顽童之称,在台湾画坛常被称为「刘老」。[1] 著作丰富,包括艺术教育、理论与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并致力以艺术推广其对自然的热爱和自然生态保育。
刘其伟 | |
---|---|
出生 | ![]() | 1912年8月25日
逝世 | 2002年4月13日![]() | (89岁)
国籍 | ![]() |
知名于 | 水彩、混合媒材、人类学、生态保育 |
知名作品 | 《薄暮的呼声》《婆忧鸟》《斑马》《瓢虫的婚礼》 |
运动 | 美术馆咨询委员 自然资源保育协会监事 国家公园荣誉警察 |
奖项 | 当代美术创作成就奖、文建会文馨奖 |
生平
中国时期
1912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府,原名刘福盛。是家中独子,7岁时全家迁回广东,[2]:239岁随家人移居日本横滨,10岁时改名为刘其伟。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移居神户。18岁时,刘其伟毕业自日本神户英语神学院(Kobe English Mission School)。1932年,刘其伟21岁时,以华侨身分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生资格,赴东京读日本官立东京铁道局教习所专门部电器科。[3]:1021935年自日本返回中国进入天津公大纱厂任职。1937年应聘前往广州中山大学电工系任助教。[4]:291938年与顾慧珍(杭州人)在动乱中结婚,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举家移往云南。 1940年进入军政部兵工署任技术员,多次进出滇缅,打开对人类学的兴趣。1941年长子刘怡孙出生。 1945年对日抗战争胜利后,调任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技术员。[3]:102
台湾时期
1945年12月刘其伟因战后接收及修复工程赴台湾。1946年任台电公司八斗子发电厂工程师,随后调任台湾金铜矿筹备处机电土木工程课课长,迁居金瓜石。1947年次子刘宁生出生,1948年转任台湾糖业公司电力组工程师,定居台北市汀州路。1949年至台北中山堂欣赏香洪画展后,开始自修水彩画,[2]:29首件作品为「榻榻米上熟睡的小儿子」;同时开始翻译艺术书籍。
1950年水彩作品「寂殿斜阳」入选台湾第五届全省美展,[5]:43加强了他创作的信心。1951年4月在台北中山堂举办第一次个展。1954年5月出版第一本翻译作品《水彩画法》。1957年转任美国海军驻台新竹空军基地,1958年转职国防部军事工程局工程师。1959年与画家好友们筹组了「联合水彩画会」(今中国水彩画会)。
1961年成立「欧亚出版社」,专门出版美术书籍;1962年编译《现代绘画基本理论》。1964年受聘为政工干校(今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艺术系教授。1965年7月赴越战战区任美军机场军事工程设计,[3]:121为The Ralph M. Parsons Company雇员,在中南半岛生活两年,考察了占婆、吴哥窟的文明艺术,完成《中南半岛一页史》。此时刘画风的兴趣转向原始艺术,创建个人画风的分水岭。1967年回台续任国防部军工局职位,7月于国立历史博物馆展出「越南战地风物水彩画」。[6]1968年转任联勤工程署设计组工程师。1969年荣获第四届中山文艺奖创作类。[7]
1971年正式离开公职,迈入职业画家生涯。 成立「中国艺术学苑」,以翻译出版艺术理论书籍为副业,并开始受邀到国外展出。1972年赴菲律宾考察当地艺术教育、古代绘画遗迹以及当地土着文化田野调查,[8]:1717月在马尼拉希尔顿酒店个展;隔年出版《菲岛原始文化与艺术》,获得菲律宾国家艺术文化委员会颁发「东南亚艺术文化著作」荣誉奖;并受聘为香港东南亚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1974年至中原理工学院建筑系任教;1975年担任淡江文理学院(即现今淡江大学)建筑系兼任教授;1976年参加韩国汉城首届亚洲艺术家会议,顺便考察朝鲜半岛古艺术与建筑;1977年考察屏东县的排湾族文化及板岩屋的考察与测量;[9]:241978年远赴中南美洲探访马雅、印加古文明等印地安文明遗迹。1979年在新加坡UIC大厅举办的水彩个展,赴花莲探访泰雅族部落,隔年访查兰屿。1980年受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系访问教授。
1981年,获得马来西亚国际时报和台湾手工业中心等赞助,前往婆罗洲砂拉越搜集原始艺术数据,范围包括拉让江流域的雨林,以及拉可(Rako)野生动物保护区。[10]:33-381984年前往南非,1985年前往沙巴采访隆古和姆禄族部落。在探险之外,刘其伟几乎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绘画个展。1984年即举办5次个展。1993年,以81岁高龄组探险队前往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石器文物的艺术研究。此为他最后一次前往蛮荒的地区长期探险。[11]:123 2000年6月出版《老顽童历险记─刘其伟影像回忆录》。2002年因心脏主动脉剥离离世,享年90岁。
著作
刘其伟著作译作丰富,类别多元,包含工程、艺术、理论、文化人类学、游记等,出版为书籍者超过40本。[12]
参考数据
- 邱丽璇. . 台中文化城. 由罗雪柔翻译.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4).
- 黄, 美贤. . 台北: 雄狮图书. 1997.
- 陈, 玉珍编. . 台北市: 龙门画廊. 1989.
- 杨, 孟瑜. . 台北市: 天下远见. 2001.
- 薛, 平海. . 台湾美术. 1998, 40.
- 台视影音文化资产 TTV audiovisual cultural assets. . 2020-03-05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4).
- . 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 2014-07-16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2).
- 杨, 孟瑜. . 台北市: 天下远见. 1996.
- 刘, 淑婷. . 高雄市: 积禅艺术. 1996.
- 张, 馨文等编. . 台北市: 首都艺术. 2000.
- 郑, 惠美. . 台北市: 雄狮图书. 2001.
- 薛平海. . 刘其伟网络美术馆. [202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外部链接
- 刘其伟网络美术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台湾创价学会 TaiwanSokaAssociation 走在艺术探险路上 刘其伟创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海角印象-刘其伟父子的新几内亚行」特展
延伸阅读
- 《探险天地间 : 刘其伟传奇》杨孟瑜,天下文化出版社,1996/04/30。 ISBN 9576213134
- 《刘其伟的绘画》 黄美贤,雄狮美术出版社,1997/03/15。 ISBN 9578980205
- 《刘其伟绘画创作文档》郑惠美,薛平海合编,艺术家出版社,1998/05/15。 ISBN 9577453279
- 《百变刘其伟》杨孟瑜,天下文化出版社,2001/10/30。 ISBN 9576219299
- 《探险.巫师.刘其伟》郑惠美,雄狮美术出版社,2001/11/02。 ISBN 9574740269
- 《刘其伟-坏人中的好人》郑惠美,雄狮美术,2006年9月。 ISBN 95747410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