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
凌波(英语:,1939年11月16日—),本名「黄裕君」,前香港女歌手兼演员,尤以擅唱黄梅调而成名,并在1960年代以一曲《郊道》窜红,先后演出多部黄梅调电影而为人所知。[2]
凌波 | |||||||||||
---|---|---|---|---|---|---|---|---|---|---|---|
女艺人 | |||||||||||
本名 | 黄裕君 | ||||||||||
英文名 | Ivy Ling Po | ||||||||||
别名 | 凌波姐姐 | ||||||||||
国籍 | ![]() | ||||||||||
籍贯 | 广东省汕头 / 福建厦门 | ||||||||||
出生 | ![]() | 1939年11月16日||||||||||
职业 | 歌星、演员 | ||||||||||
语言 | 国语、粤语、闽南语、英语 | ||||||||||
配偶 | 施维熊 (1955年结婚—1956年离婚) 金汉(1966年结婚) | ||||||||||
儿女 | 长子:施永辉 次子:毕国智 幼子:毕国勇 | ||||||||||
音乐类型 | 黄梅调与小调 | ||||||||||
代表作品 | 《郊道》(邵氏黄梅调电影《血手印》插曲) | ||||||||||
|
生平
凌波原名「黄裕君」,出生于广东汕头,童年时被转卖至福建厦门当养女,改名「君海棠」[3]。1949年,她和养母逃难到香港,1950年代以艺名「小娟」正式开始拍摄电影,初期主要以厦语片为主。1960年代,她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开始演出国语片,并幕后代唱如《血手印》等多部黄梅调电影;其中还因演绎一曲《郊道》而红极一时。当时,她初名「沈雁」并以此名在电影《红娘》中饰演崔莺莺;但此片后因她在梁祝反串走红而罢拍,后复于1965年重拍并改演张君瑞。
后来,凌波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并因此受李翰祥赏识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且改名为「凌波」[3];该片令她一举成名并荣获第2届金马奖“最佳演员特别奖”。1963年,她首次访台并造成万人空巷之社会现象,当局因此出动军警维护秩序;1964年以饰演电影《花木兰》主角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同年,电影《孤女凌波》以其生平为故事内容。
1967年,凌波以《烽火万里情》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80年代,她移居台湾并自组电影公司拍摄演出《新红楼梦》、《金枝玉叶》等电影,并演出于《七世夫妻》、《金粉世家》、《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多部电视剧。1988年,她移民加拿大,2001年被诊断罹患乳癌,并在手术后复原良好。2001年至2003年期间,她举行多场「梁祝」音乐演唱会,2005年7月22日则于台湾西部举行「梁祝」音乐剧及黄梅调精选巡回演唱会。2013年11月23日,她出席第50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并担任最佳剪辑及最佳音效奖颁奖人。[2]
演出作品
电影
年份 | 类型 | 片名 | 角色 | 备注 |
1951年 | 《彩凤戏双龙》 | |||
1952年 | 《王哥柳哥》 | |||
1955年 | 《儿女情深》 | 凌波 | ||
《陈世美不认前妻》 | ||||
《孟丽君》 | ||||
《雪梅教子》 | ||||
1956年 | 《安安寻母》 | |||
《火烧百花台》 | ||||
《红楼梦》 | ||||
《包公夜审郭槐》 | ||||
《黛玉归天》 | ||||
1957年 | 《鹊桥会》 | |||
《小凤》 | 小凤 | |||
《红孩儿大战孙悟空》 | ||||
《空箱奇缘》 | ||||
《三娘教子》 | ||||
《目莲救母》 | ||||
《济公活佛》 | ||||
《乱点鸳鸯谱》 | ||||
《八仙闹江南》 | ||||
1958年 | 《热女郎》 | 碧茜 | ||
《番婆弄》 | ||||
《龙交龙凤交凤》 | ||||
《王先生到香港嫁女》 | ||||
《浴室丢尸》 | ||||
1958年 | 《臭头娶水某》 | |||
《捉龟走鳖》 | ||||
《火烧红莲寺》 | 第三、四集 | |||
《王先生过新年》 | ||||
《少女怀春》 | ||||
《十字街头》 | ||||
1961年 | 《刘海遇仙》 | 九妹 | ||
《浦岛游龙宫》 | ||||
1962年 | 《七凤嬉春》 | |||
《富贵荣华第一家》 | ||||
1963年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梁山伯 | 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 | |
《七仙女》 | 董永 | |||
《骨肉恩情》 | ||||
1964年 | 民初片 | 《故都春梦》 | 关秀珠 | |
黄梅调电影 | 《花木兰》 | 花木兰 | 获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 | |
《血手印》 | 林肇德 | |||
《双凤奇缘》 | 秦凤箫 | |||
《新啼笑姻缘》 | ||||
1965年 | 《鱼美人》 | 张珍 | 亚洲影展最佳才艺奖 | |
黄梅调 | 《万古流芳》 | 赵武 | 亚洲影展最佳才艺奖 | |
民初 | 《红伶泪》 | 梅宝 | ||
武侠电影 | 《江湖奇侠》 | 红姑(客串演出) | ||
《宋宫秘史》 | 寇珠 | |||
《西厢记》 | 张君瑞 | |||
《鸳鸯剑侠》 | 红姑(客串演出) | (此为江湖奇侠续篇) | ||
1966年 | 黄梅调 | 《魂断奈何天》 | 文淑贞(纯女装演出) | |
《女秀才》 | 闻蜚娥 | |||
《欢乐青春》 | ||||
《不是冤家不聚头 》 | ||||
1967年 | 《烽火万里情》 | 素芬 | 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 |
《琴剑恩仇》 | 红姑(客串演出) | (江湖奇侠 鸳鸯剑侠之续篇) | ||
第一部时装片 | 《明日之歌》 | 苏玲 | ||
黄梅调 | 《新陈三五娘》 | 陈三陈伯卿 | ||
1968年 | 《金石情》 | 李孝文 | ||
1969年 | 时装片 | 《裸血》 | 文瑛 | |
黄梅调 | 《三笑》 | 唐伯虎 | ||
1970年 | 时装片 | 《杀机》 | 辛丽 | |
《血符门》 | 郁芳芳 | |||
《儿女是我们的》 | 梅淑卿 | |||
1971年 | 《哑吧与新娘》 | 秀枝 | ||
《火拼》 | 楚原首部武侠片 | |||
《童子功》 | ||||
《手刀》 | ||||
1972年 | 《太阴指》 | 长发少女 | ||
《十四女英豪》 | 穆桂英 | |||
1973年 | 《马兰飞人》 | 余三妹 | ||
1974年 | 《我父我夫我子》 | 彭吟芳 | 获亚洲影展最佳演技奖 | |
1975年 | 《倾国倾城》 | 隆裕皇后 | ||
《瀛台泣血》 | ||||
《爱心千千万》 | ||||
《女兵日记》 | ||||
1976年 | 《滴滴血滴滴情》 | |||
《十字路口》 | ||||
1977年 | 《郑和下西洋》 | |||
1978年 | 《新红楼梦》 | 贾宝玉 | ||
1980年 | 《金枝玉叶》 | |||
1981年 | 《沙家十五女英豪》 | |||
1982年 | 《状元媒》 | |||
《新目莲救母》 | ||||
《新西游记》 | ||||
《一线两星大进击》 | ||||
1983年 | 《风水二十年》 | |||
1987年 | 《金燕子》 | |||
《一代禅宗大师-六祖慧能传》 | ||||
2004年 | 《海南鸡饭》 |
音乐作品
奖项纪录
亚太影展
年份 | 颁奖 | 奖项 | 作品 | 结果 |
---|---|---|---|---|
1964年 | 亚太影展 | 最佳女主角 | 花木兰 | 获奖 |
1965年 | 最佳才艺演员奖 | 万古流芳 | 获奖 | |
鱼美人 | 获奖 |
参考数据
- .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 . www.ctfa.org.tw. [2017-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 依据李翰祥. .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2月: 455. ISBN 978-7-5502-9010-5 (中文(简体)).
很多人以为『凌波』的艺名是我起的,那是以讹传讹了。实际取这个名字的是当时和凌波感情不错的何冠昌。而我替小娟起的艺名是黄莺,但为他的养父母坚决反对。由她养父的口中我才知道小娟原名君海棠,他们坚决反对用黄莺为艺名的理由,是和姓黄的有仇。但我的第六感告诉我,可能小娟本来姓黄也不一定。
外部链接
- 凌波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数据(英文)
- 在AllMovie上凌波的页面(英文)
- 凌波在香港影库上的简介
- 凌波在豆瓣电影上的简介 (简体中文)
- 凌波在时光网上的简介(简体中文)
- 凌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