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良佐

傅良佐1873年—1924年[1],字清节湖南省干州厅(今吉首市干州街道)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他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其他三人为靳云鹏徐树铮吴光新)。

傅良佐(Who's Who in China 3rd ed.,1925年)

生平

1894年(光绪20年),傅良佐入湖南时务学堂,转学北洋武备学堂,后由袁世凯保送日本留学[2],自陆军士官学校第3期砲兵科毕业。归国后,他历任北洋督练处提调、兵备帮办。1907年(光绪33年),他在东三省兵备处拟订军制,后来升任吉林边务帮办兼护理督办事宜。此后,他被袁世凯聘为军事参议。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民国元年),傅良佐任袁世凯的总统府军事处处长,升任中将。同年11月,他任察哈尔副都统。翌年6月,他转往直隷省,任蓟楡镇守使及高等军事裁判处处长。

1916年(民国5年)5月,傅良佐升任陆军部次长。同年6月袁世凯死后,他投入段祺瑞领导的皖系,成为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翌年7月张勋复辟时,他辅佐段祺瑞讨伐张勋,翌月,他因功升任湖南督军兼冠威将军,1917年9月到任后免去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零陵镇守使刘建藩的军职(两人均为中国同盟会,他们的上司国民党元老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亦于一个月前被段祺瑞免职),9月18日,二人在零陵声明独立[3]护法战争爆发。因为北军司令王汝贤突然要求停战,11月15日傅良佐怆惶逃回北京[4]。11月18日,他被北京政府免职[5]。后来他转任边防督办公署参谋长。

1920年(民国9年)7月直皖战争时,傅良佐作为段祺瑞的密使到天津直系进行交涉。后来,他被直系逮捕收监。结果皖系在直皖战争中败北,他也于1922年(民国11年)5月被释放。此后,他从政界引退,在天津闲居。

1924年(民国13年),他在天津逝世。

家庭

傅良佐之父傅锡畴[6]为清朝官员,与段祺瑞为莫逆之交。

注释

  1. 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订版》第2010页作「1887年(光绪13年)生」,不过该生年与后来入学湖南时务学堂的经历不相符合。《毛泽东早期文稿, 1912.6-1920.11》第485页作生于1873年,卒于1924年,兹从此说。
  2. . 神州日报 (上海). 1917-08-17. 傅氏历史如下……袁项城练兵小站时,送学生五十人赴日本学习陆军,傅氏为领班
  3. .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09-24. 前署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前旅长林修梅……忽于巧日分电湘省各师旅长,声称独立
  4. . 盛京时报 (奉天). 1917-11-20.
  5. (PDF). 政府公报. 1917-11-19, (662号).
  6. 傅锡畴(1841—1919) 字子范,干城人。未冠即补县学生员。精绘事,善山水、人物。 着有《理学阐微》 《版筑书屋诗钞》。

参考文献

  • 来新夏等. .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ISBN 7-310-01517-7.
  • 徐友春主编. .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刘寿林等编. .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 . 长沙: 湖南出版社. 1990.
  中国北京政府
前任:
谭延闿
湖南督军
1917年8月 - 11月
继任:
谭延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