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濃松川站
信濃松川站(日语:/ Shinano-Matsukawa eki */?)是位於長野縣北安曇郡松川村字赤芝[注釋 1],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大糸線車站。車站編號是27[3]。
信濃松川* | |||||||||||
---|---|---|---|---|---|---|---|---|---|---|---|
翻新前的車站大樓(2012年6月25日) | |||||||||||
日语名称 | |||||||||||
– – | |||||||||||
车站概览 | |||||||||||
位置 | 日本長野縣北安曇郡松川村[1] | ||||||||||
地理坐标 | 36°25′28.92″N 137°51′30.96″E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地面車站 | ||||||||||
1面2線[1] | |||||||||||
其他 | |||||||||||
电报码 | マツ[1]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15年(大正4年)9月29日[2] | ||||||||||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 平均每日591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9 | ||||||||||
邻近车站 | |||||||||||
| |||||||||||
| |||||||||||
备注 | |||||||||||
歷史
- 1915年(大正4年)
- 1926年(大正15年)1月8日:信濃鐵道全線電氣化,旅客列車使用電動列車[2]。
- 1937年(昭和12年)6月1日:信濃鐵道被國有化,成為大糸南線[6]。同時車站改名為信濃松川站。
- 1957年(昭和32年)8月15日:中土站至小瀧站之間開通,全線開通並改名為大糸線[2]。
- 1960年(昭和35年)9月:松本站至信濃大町站之間的貨物列車電氣化[7]。
- 1983年(昭和58年):成為業務委託車站[8]。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營運[9][10]。
- 2005年(平成17年)12月10日:當日實施時間表修正起,此站首次成為特急停車站[11]。
- 2010年(平成22年)
- 2019年(平成31年)2月23日:新車站大樓開始使用[13][14]。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1面2線島式月台,可進行列車交會[1]。月台與車站大樓之間設有站內平交道連接[4]。
車站在1915年(大正4年)啟用以來一直設有車站大樓,並且經過數次翻新,當中在2010年(平成22年)曾經進行裝修。但是隨著建築物老化,於是全新建設一座新車站大樓,並在2019年(平成31年)2月23日開始使用[13]。新車站大樓使用舊大樓於2010年改裝的外牆。新大樓是使用長野縣產的檜木建成,總樓面48.8平方米,設有太陽能發電板[14][15]。
此站是由信濃大町站管理的業務委託車站[1],委托了長鐵開發負責車站業務。此站設有綠色窗口(營業時間:7:00 - 17:00,中途設有休息時間),但是沒有自動售票機[1]。在黃昏後和早上沒有職員當值。
使用狀況
根據「JR東日本」資料,在2019年度(令和元年度)的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591人[利用客数 1]。
以下為近年乘車人次變化:
乘車人次變化 | ||
---|---|---|
年度 | 1日平均 乘車人次 |
參考資料 |
2000年(平成12年) | 769 | [利用客数 2] |
2001年(平成13年) | 761 | [利用客数 3] |
2002年(平成14年) | 735 | [利用客数 4] |
2003年(平成15年) | 681 | [利用客数 5] |
2004年(平成16年) | 652 | [利用客数 6] |
2005年(平成17年) | 658 | [利用客数 7] |
2006年(平成18年) | 644 | [利用客数 8] |
2007年(平成19年) | 646 | [利用客数 9] |
2008年(平成20年) | 612 | [利用客数 10] |
2009年(平成21年) | 631 | [利用客数 11] |
2010年(平成22年) | 604 | [利用客数 12] |
2011年(平成23年) | 607 | [利用客数 13] |
2012年(平成24年) | 624 | [利用客数 14] |
2013年(平成25年) | 647 | [利用客数 15] |
2014年(平成26年) | 609 | [利用客数 16] |
2015年(平成27年) | 601 | [利用客数 17] |
2016年(平成28年) | 591 | [利用客数 18] |
2017年(平成29年) | 583 | [利用客数 19] |
2018年(平成30年) | 585 | [利用客数 20] |
2019年(令和元年) | 591 | [利用客数 1] |
車站周邊
車站附近設有觀光詢問處[4]。
巴士路線
池田町營巴士松川線在車站出入口北邊
- 安曇野醫院、南保育園入口、五丁目、正科北方向
另外,在Sepia安曇野前設有松川村福祉巴士巴士站。
注腳
注釋
- 字「赤芝」是通稱地名。松川村在明治22年以後併合併,整村沒有大字地區。
參考資料
- 信濃毎日新聞社出版部. . 信濃毎日新聞社. 2011-07-24: 106. ISBN 9784784071647 (日语).
- 《東筑摩郡松本市塩尻市誌 第三巻 現代下》 東筑摩郡,松本市,鹽尻市鄉土資料編纂會,1965年。
- (PDF) (新闻稿). 東日本旅客鉄道長野支社. 2016-12-07 [2016-12-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2-08) (日语).
- . 週刊朝日百科. 36号 松本駅・穂高駅・姨捨駅ほか70駅. 朝日新聞出版. 2013-04-21: 24 (日语).
- . 東日本旅客鐵道長野分社.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日语).
- 大町市史編纂委員會 《大町市史 第四巻 近代・現代》 大町市,1985年9月1日。
- 大町市史編纂委員会 『大町市史 第五巻 民俗・観光』 大町市、1984年7月1日。
-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長野支社/信濃松川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交通年鑑 昭和63年版》交通協力會,1988年3月。
- 今村都南雄 《民営化の效果と現実NTTとJR》 中央法規出版,1997年8月。ISBN 978-4805840863
- “利用減 ダイヤ改正で廃止 大糸線あずさ6号に花束”. 大糸時報 (大糸時報社). (2010年3月13日) (網頁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ちひろ館風駅舎完成 記念セレモニーで祝う 信濃松川”. 大糸時報 (大糸時報社). (2010年8月7日)
- (PDF) (新闻稿). 東日本旅客鐵道長野分社. 2019-02-15 [2020-04-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4-25) (日语).
- . 信濃毎日新聞. 2019-02-24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日语).
- 岩垂利夫. . 鐵道雜誌. 2019年5月, (959): 110 (日语).
-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日语).
使用狀況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9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0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1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2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3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4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5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6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7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8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9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0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1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2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3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4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5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6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7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8年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東日本旅客鐵道
外部連結
- 車站資訊(信濃松川):東日本旅客鐵道(日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