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图
生平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雍正十年(1732年),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侍读,日讲起居注官[1],曾因查嗣庭案获罪[2],出任河南学政。小妾林氏将他的试题外泄。雍正十一年(1733年)河东总督王士俊弹劾俞鸿图纳贿营私,雍正帝遣俞父俞兆晟同僚户部左侍郎陈树萱前往河南会同山西、河南的河东总督审理,查明属实。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十二日被判斩立决。[3][4]
腰斩疑云
民间有传言,俞鸿图被腰斩,将死时还在地上用血连书七个「惨」字[5],关于此说,有现代人林涛的历史通俗读物《正说清朝三百年》。书中声称,俞鸿图是中国最后一位处以腰斩的政府官员,监斩人是侍讲学士邹[6],与俞鸿图有姻亲之谊。俞鸿图事先不知,猝不及防被缚,被腰斩为两段后,上截身子在血泊中打滚,后来他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了七个「惨」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事后邹士恒将此情景上奏,雍正帝亦恻然不忍,宣布废除腰斩刑。
依据《清史稿》和《清史编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俞鸿图被判斩立决[7],应该是斩首而非腰斩,但也有人提出腰斩亦属斩刑之一种,但没有关于雍正皇帝废除腰斩的记载。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