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立决
斩立决
是
中国
古时
死刑
,即对罪行无疑且严重的罪犯实行
斩首
处决的
刑罚
,源于
汉代
。中国自
辛亥革命
起即废除斩首刑。
参见:
斩首 §
斩立决、斩监候、陪斩
相关释义
把头砍下后,还要挂上城门示众儆尤之刑罚,称为
枭首
或枭首示众。
除了斩首,绞刑也是惩处上述罪行的死刑,称为绞立决。
在古时,死刑犯一般在
秋分
之后执行,称作
秋后问斩
。
「立决」的意思是立即执行。如果案情存疑,则可以判处监候,称作
斩监候
,绞刑则称
绞监候
。斩监侯如同今日之
死缓
,斩监候代表把犯人关到来年秋天,再作审判(即
秋审
),可提御审,其结果或获免除死刑。
娜鹤雅:〈
清末“就地正法”操作进程之考察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