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强声
俞强声(1940年—?)[1],浙江绍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情报官员,后投奔美国。晚年居住在洛杉磯市以東的聖蓋博谷地的人口有十一萬多人的艾爾蒙地,目前下落不明,據傳已被暗殺。弟弟是前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
俞强声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40年 |
籍贯 | 中国浙江绍兴 |
国籍 | 中華民國(1940-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父母 | 俞启威 范瑾 |
居住地 | 美國艾爾蒙地 |
学历 | 大学 |
母校 | 国际关系学院 |
生平
早年經歷
俞强声出身绍兴官僚家族俞家。俞强声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2]。文革前夕,1960年代中期,俞强声进入北京市公安局一处(政治保卫处)任便衣警察[3]。文革时期,在北京市公安局任职的俞强声曾任一打三反时的某专案组组长[4],该专案组负责张郎郎“叛国投敵”案,其中案犯张郎郎被指控为法国间谍[5]。
改革开放后,俞强声在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任处长[6](一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任北美情报司司长、外事局主任[2])。任内,美國情報機構在北京聯繫俞強聲,并为其取代號「舵手」(Planesman),俞強聲为美國提供情报,使美国逮捕了潛伏中央情報局40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間諜金無怠,金無怠于1985年被美国逮捕[7]。中央情報局的特工表示,俞強聲也揭露了伯納德·布爾西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竊取法國政府情報一事(伯納德·布爾西科與時佩璞的故事后被改編為百老匯話劇《蝴蝶君》與同名電影)。[8][9]
1986年5月,俞強聲赴美國,從此行蹤不明。[10][11]时任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國反情報組組長I·C·史密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俞强声仍健在,并表示他曾于1990年见过俞强声,但他并没有透露更多相关细节[7]。也有傳說称其在拉丁美洲被暗殺。[12]
1986年9月1日,俞強聲赴美国的消息被法新社独家报道,随后《洛杉磯時報》等美国媒体以及香港媒体也陆续进行报道。[2][5][13]
家庭
先祖 | |||||||||||||||||||||||||||||||||||||||||||||||||||||||||||||||||||||||||||||||||||||||||||||||||||||||||||||||||||||||||||||||||||||||||||||||||||||||||||||||||||||||||||||||||||||||||||||||||||||||||||||||||||||||||||||||||||||||||||||||||||||||||||||||||||||||||||||||||||||||||||||||||||
---|---|---|---|---|---|---|---|---|---|---|---|---|---|---|---|---|---|---|---|---|---|---|---|---|---|---|---|---|---|---|---|---|---|---|---|---|---|---|---|---|---|---|---|---|---|---|---|---|---|---|---|---|---|---|---|---|---|---|---|---|---|---|---|---|---|---|---|---|---|---|---|---|---|---|---|---|---|---|---|---|---|---|---|---|---|---|---|---|---|---|---|---|---|---|---|---|---|---|---|---|---|---|---|---|---|---|---|---|---|---|---|---|---|---|---|---|---|---|---|---|---|---|---|---|---|---|---|---|---|---|---|---|---|---|---|---|---|---|---|---|---|---|---|---|---|---|---|---|---|---|---|---|---|---|---|---|---|---|---|---|---|---|---|---|---|---|---|---|---|---|---|---|---|---|---|---|---|---|---|---|---|---|---|---|---|---|---|---|---|---|---|---|---|---|---|---|---|---|---|---|---|---|---|---|---|---|---|---|---|---|---|---|---|---|---|---|---|---|---|---|---|---|---|---|---|---|---|---|---|---|---|---|---|---|---|---|---|---|---|---|---|---|---|---|---|---|---|---|---|---|---|---|---|---|---|---|---|---|---|---|---|---|---|---|---|---|---|---|---|---|---|---|---|---|---|---|---|---|---|---|---|---|---|---|---|---|---|---|---|---|---|
|
参考文献
- 生年1940年见叶永烈,文革名人风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 聞東平,正在進行的諜戰,明鏡出版社,2009年,第306页
- 動向119-124,百家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 史畢,胡錦濤的最後機會,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第514页
- 張郎郎,從故鄉到天涯,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第137页
- 前哨2007(191-196),第30页
- . 美国之音. 2015-12-11 [2016-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0).
- I. C. Smith; Nigel West. . Scarecrow Press. 4 May 2012: 47. ISBN 978-0-8108-7370-4.
-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5-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东方日报. 2012-05-26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5).
- . 大纪元. 2012-08-25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Brown, Kerry. . I.B.Tauris. 2014: 161. ISBN 978-0-85773-383-2.
- Facebook. . Los Angeles Times. 1986-09-05 [202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