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峒曾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號廣成,直隸嘉定縣諸翟鎮紫堤村(今屬上海市閔行區)人。明末政治人物。清軍破南京後,與黃淳耀等守衛嘉定,城破殉國。
侯峒曾 | ||
---|---|---|
大明通政使司左通政 | ||
籍貫 | 直隸蘇州府嘉定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豫瞻,號廣成 | |
諡號 | 忠節(清乾隆年間追諡) | |
出生 | 萬曆十九年(1591年) | |
逝世 | 弘光元年 1645年(53—54歲) | |
親屬 | (父)侯震暘 | |
出身 | ||
|
生平
給事中侯震暘之子。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與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鳳”之譽。十二歲時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雅好诗文,工书法,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舉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選司主事。崇禎七年(1634年)兵部尚書張鳳翼薦為職方郎中,力辭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由稽勳司郎中遷江西提學參議,再遷廣東副使,未就任。起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興、湖州。李自成陷北京後,隐居紫堤村。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南京失陷後,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與黄淳耀、龔用圓、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1]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兒犒军。”峒曾向吳淞總兵官吳志葵求援。志葵遣游擊蔡祥以七百人來赴,[2]一戰盡墨,終無外援,城中矢石俱盡。七月三日開始下大雨,城門崩壞,只能以巨木支撐。七月四日,城門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長嘆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拜辞祖祠後,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潔赴死投水自殺,因池水浅,一時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參考文獻
引文
- 《嘉定屠城記略》載:“十九日,淳耀等相與謀曰:今事成騎虎,無主必亂。乃令元演作書急促其父峒曾入城,鄉兵亦列幟往迎。既至,集眾公議,畫地而守:東門,峒曾為主,邑諸生龔孫玹佐之;西門,淳耀為主,其弟邑諸生淵耀佐之;南門,孝廉張錫眉為主,前秀水縣懦學教諭龔用圓佐之;北門,國子生朱長祚為主,鄉袞唐諮禹佐之。”
- 《嘉定屠城紀略》作“蔡喬”。
- 《明史·卷277》:侯峒曾,字豫瞻,嘉定縣人。給事中震暘子也。天啟五年成進士,授南京武選司主事,丁父憂。崇禎七年入都。兵部尚書張鳳翼薦為職方郎中,峒曾力辭,乃改南京文選司主事。由稽勳郎中遷江西提學參議。給事中耿始然督賦至,他監司以屬禮見,峒曾獨與抗禮。益王勢方熾,歲試黜兩宗生,王怒,使人誚讓,峒曾不為動。遷廣東副使,不赴。起浙江右參政,分守嘉、湖。漕卒擊傷秀水知縣李向中,峒曾請於撫按,捕戮首惡,部內肅然。吏部尚書鄭三俊舉天下賢能監司五人,峒曾與焉。召為順天府丞,未赴而京師陷。福王時,用為左通政,辭不就。及南京覆,州縣多起兵自保。嘉定士民推峒曾為倡,偕里人黃淳耀、張錫眉、董用圓、馬元調、唐全昌、夏雲蛟等誓死固守。大清兵來攻,峒曾乞師於吳淞總兵官吳志葵。志葵遣遊擊蔡祥以七百人來赴,一戰失利,束甲遁,外援遂絕,城中矢石俱盡。七月三日大雨,城隅崩,架巨木支之。明日雨益甚,城大崩,大清兵入。峒曾拜家廟,挈二子元演、元潔並沈於池。錫眉、用圓、元調、全昌、雲蛟皆死之。
書目
- 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 《侯氏年谱》
- 《侯峒曾与朝士论复漕书略》
- Jerry Dennerline(鄧爾麟)著,宋華麗譯:《嘉定忠臣——十七世紀中國士大夫之統治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編譯出版社,20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