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

侮辱英语:)是一种负面的表达方式、陈述或行为,为不尊重和轻蔑的行为。[1]侮辱可以是有意或无意的。侮辱可以是对一些事实之人身攻击,诸如法盲近亲交配等,一般来说,侮辱行为有可能会被定为轻微犯罪,以《中华民国刑法》为例,该法有一条「妨害名誉及信用罪」,其中即明文指出「公然侮辱」可以依法判处拘役罚金等刑罚。[2]依多数国家现行法律规定,诽谤与公然侮辱是不同的,诽谤涉及谈论他人具体行为的言词;而公然侮辱则不涉及这样的谈论。[3][4]例如,若仅是在众人面前以污言秽语辱骂他人是公然侮辱,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指责他人「小偷」、「考试作弊」或「不知羞耻」等语,就极有可能涉及诽谤。

一幅描述英王查理一世受贵族手下士兵侮辱的绘画作品。

参见

文献

参考资料

  1. Erving Goffman, Relations in Public (Penguin 1972) p. 214
  2. 《中华民国刑法》第309条第1项:「公然侮辱人者,处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罚金。」
  3. 法操FOLLAW. . 关键评论. 2019-02-26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4. 高雄律师,王瀚谊律师事务所. . 王瀚谊律师事务所. 王瀚谊律师事务所.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