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标准汉语汉语拼音:nǐ、IPA[ni˨˩˦]国语注音:ㄋㄧˇ;粤语:nei5[1]),是一个代名词,中文的第二人称,男女通用。

「你」的笔划

马来西亚新加坡,如果遇到对方是女性则必须写“”,而台湾无硬性规定必须特别以“”称呼女性,但不会用来称呼男性;如果指代上帝神明、鬼魂和幽灵等超自然生命时则可写为「」(此字实际上为误用[2]),而在中国大陆则全部统一写成最简单的“你”。

词义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你」和“”是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用以称对方,多是指单个人,有时也指示若干人,如:你方。[3] 普通话及部份方言中,「您」为“你”的尊称。

文言

「你」或「」这两个字并不存在于古代汉语中,康熙字典没有收录这些字。

在文言中,若要表示“You”这样的第二人称代词则会用其它字眼代替:

  • 汝(古时假借作女)、尔、若、乃、而等。这些字事实上皆与「你」为同源字,例如加上人字旁即为「」和「」,发展到现代就简写成「」和「你」,原理是把「」替换为「」。部份汉语方言中,“汝”和“你”仍然同音。
  • 阁下、子、公、台端(或作「台端」)、大驾等。多用于书面文。香港书面文或告示多用「阁下」,台湾的公文书则用「台端」。

各地同义用字

吴语:「侬」。

闽南语:用「汝」或「妳」(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依各地腔调不同有lú、lí或lír(皆用台罗拼音)的读法。[4]

胶辽官话:共存,分用于不同语境,不能混用。您,或恁,并不表尊称,而是在不同语境中有“你们、你们的”之义。

其他语言中的「你」

英文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或「」。

标准英语中,用“you”表示「你」,表达的可以是单数意义,也可以是复数意义。通常这个字之后都是一些复数词,例如you are,但这项也不是一定。早期的英文则分为复数you单数则是thou

由于「you」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故此各英文方言试图修复这个问题以避免混淆。这通常是添加一个复数的字词,例如y'all或者you-all、you guys、you lot(英国)、youse(苏格兰)、yous(英国利物浦)、youse guys、you-uns/yinz等等。在这些情况下,you不再是常用字词。除了使用y'all的方言外,you guys是美国最常用的复数方式,甚至连白宫也在使用[5],可见其在美国中的高度使用性。

历史

中古英语You是词语“你”的复数宾格主格则是Ye。Ye是由古英语中的ge或ȝe演变而成的。

现代写法

为了节省时间,有时部份人会将You写成发音相同的字母U,例如How R U?(你最近如何?),这样的简写已开始变得广泛使用;但在正式的书信上,一般均不会使用这个简写,因为U不是正式的写法。

荷兰语

荷兰语的「你」是,像英文,这既是复数又是单数。同时,jij(单数)及jullie(复数)都随之出现了,但这两个都是非正式的,u才比较正式、有礼的。

法语

法语中,作主语时的是表示众数或者单数的尊称形式的“你”(或者“您”),而非尊称的单数则是用。作前置宾语时用(对应),而强调、单独指称或同位语时则使用(对应)。

德语

德语中,“你”分为非尊称和尊称两种,分别有四个格的变化。

主格 属格 与格 宾格
du deiner dir dich
你们(非尊称) ihr euer euch euch
您 /

你们(尊称)

Sie Ihrer Ihnen Sie

俄语

俄语的“你”的单数第一格形式为,复数为。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尊敬的“您”是用“你”的复数形式加首字母大写,也就是。由于俄语句子第一个单词也是需要首字母大写,因此必须通过上下文才能判断Вы是单数的“您”还是复数的“你们”。

  • Вы студент?(您是大学生吗?)
  • Вы студенты?(你们是大学生吗?)

波斯语

波斯语使用相同的方式,是正式的复数而是非正式的单数。

瑞典语

瑞典语的应该是复数,但通常作为单数使用,而正式的单数应该是。

日语

日语中「你」有许多称法,此仅列出部分用法。表格越上方代表对他人越尊敬。

尊敬度 你们
中等 anata)彼方、贵男、贵女 anatatachi
kimi kimitachi)/(kimira
omae omaetachi)/omaera
kisama kisamatachi)/(kisamara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中的,「你」的主格为tú,宾格和与格都是te,夺格为ti。

参见

  • 汉语人称代词
  • 你 (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参考资料

  1. 粤语审音配词字库. . [2010年7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22日) (中文(香港)).
  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8024137).
  3. . 汉典. [2010-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4. (PDF). 教育部. 2010-09 [2014-05-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5-12).
  5. Rios, Delia M. . 西雅图时报. 2004-06-01 [200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