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

任脉()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与督脉并称任督二脉。计二十四穴,分布于面、颈、胸、腹的前正中在线。

“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为“手、足三阴脉之海”。

经脉循行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上行于阴毛部,经腹,向上经关元等穴,到咽喉,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进入目眶下。[1][2]

主治概要

患任脉疾病者的病候:遗尿、遗精、腹胀痛、胃痛、呃逆、舌肌麻庳、疝气[3]

腧穴

共二十四穴

  1. 会阴
  2. 曲骨
  3. 中极
  4. 关元
  5. 石门
  6. 气海
  7. 阴交
  8. 神阙
  9. 水分
  10. 下脘
  11. 建里
  12. 中脘
  13. 上脘
  14. 巨阙
  15. 鸠尾
  16. 中庭
  17. 膻中
  18. 玉堂
  19. 紫宫
  20. 华盖
  21. 璇玑
  22. 天突
  23. 廉泉
  24. 承浆

历代文献

  • 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 《灵枢·脉度》:「任脉……四尺五寸」
  • 《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
  •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联,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黄帝内经
  1. 孙国杰 主编. .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 130. ISBN 7-5323-4102-X.
  2. 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3. 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