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果
人心果,别称仁心果、赤铁果、在台湾又称吴凤柿、人参果、台语查某李仔、查某囡仔、英文称Sapodilla、马来文称Basiku、印尼文称Sawo、越南称Hồng xiêm、老挝称Lamood或Rarmood。是一种山榄科铁线子属的常绿中乔木。人心果之称来自广东,因纵剖面似人心而得。
人心果![]() | |
---|---|
![]() | |
人心果树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杜鹃花目 Ericales |
科: | 山榄科 Sapotaceae |
属: | 铁线子属 Manilkara |
种: | 人心果 M. zapota |
二名法 | |
Manilkara zapota (L.) P. Royen | |
人心果树原产于美洲热带,结果时间很长,大概要用一年时间。而未成熟的果实带青绿色,由于富含胶质及单宁酸,所以有点酸涩又带胶质很黏牙,因此不太好吃,像吃有沙的口香糖。所以,一般只能采完全成熟的人心果。人心果树身所含的乳汁称为“树胶”(Chicle),从前是制造口香糖的主要原料。
特征
果实

还没成熟的人心果

成熟的人心果
为浆果,单果重量约40到120公克。未成熟时皮青绿色,果皮有粗鳞片状,成熟后皮褐色、薄,有黄褐色纤毛。果形为球形或倒卵形。果肉浅褐色、半透明。果实软熟后多汁,有石细胞(stone cells)。
人心果的种子扁圆,为黑褐至褐色,1到9枚,有光泽。种子在果内自中心成辐射状排列、与果肉易分离,染色体数为2n = 26。
农业上,可按照果实大小和色泽分辨品种:
- 以果实形状分类:圆形(又称巴子固)、椭圆形、顶凹形、扁形(又称糖子固)、变异形。
- 以大小分类:大果形、中果形、小果型。
- 以果肉颜色分类:青肉类、褐肉类。
在树上采下来的人心果,放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变软熟,用手指按下去有点软就可以吃了,皮褐色、果肉是黄褐色,软熟后很多汁,非常甜,而果肉有点像吃梨子的感觉。可制为果子酒、果酱、果汁、果晶、果子露。
叶
叶形为长椭圆形,绿色,全缘,丛生于茎顶。
枝干
成熟的枝为褐色;嫩枝有锈色茸毛。人心果全树的枝干内有白色胶汁,是制造香口胶的材料。
产地
人心果原产美洲中部,即中美洲到墨西哥一带,随着西班牙殖民菲律宾传入亚洲。现代人心果在多个地区做为一种经济作物来种植,包括东南亚各国、中国的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省份、在台湾全岛都可看到,主要集中在嘉义及云林二县。
生产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人心果 Renxingu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