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会议
发展背景及历程
该论坛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1994年10月在访问法国时提出论坛的初步构想并得到了各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欧洲联盟部长理事会于1995年3月正式通过支持召开亚欧会议的决议。在亚洲的东盟各国及中国、日本、韩国也对此构想给予积极支持。
1996年3月,第一届亚欧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当时欧盟的15个成员国、欧盟委员会和亚洲的「东盟加三」(中日韩)等10个国家,共26个成员。
成员国于此会议中明确提出了亚欧会议的宗旨、合作领域及指导原则。会议中将政治对话、经济合作、教育与文化确定为亚欧会议的三大支柱。政治上包括两年举行一次的领袖会议以及外交部长会议;经济上有财经部长会议以及亚欧商业论坛;文化上则有亚欧青年领袖会议以及亚欧文化与文明会议等。此会议中并通过亚欧合作的基本原则,强调「对话应在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促进基本权利和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和义务,互不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进行」,而目的是「在亚、欧两大洲之间促进新型与全面的伙伴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对话、了解与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
在亚欧会议的架构下,东亚国家首次以东盟加三的形式出现,与欧盟进行对话与交流,这既弥补了亚、欧间缺乏联系渠道的不足,也为东北亚三国和东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从而催生了东亚国家「10+3」的区域合作[2]。此后,亚欧会议每两年轮流在亚洲和欧洲举行一次首脑会议[3]:
1997年2月,亚欧会议的成员国成立了亚欧基金会(Asia Europe Foundation, ASEF),总部设于新加坡,为该会议最重要的常设性组织,旨在加强两洲各国之间人民与文化的交流,这对于亚欧会议的发展以及亚欧关系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4]总干事为最高领导人。
为在东亚的经济集成上取得领先的地位,由欧盟所领导的亚欧会议与美国所领导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在亚洲形成两股竞争的势力。而亚欧会议很有可能后来居上,超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而成为加速东亚集成的主要力量,对美、欧、亚之间的关系产生冲击。[5]
历届亚欧首脑会议
- 第一届亚欧首脑会议:1996年3月1-2日,泰国曼谷
- 第二届亚欧首脑会议:1998年4月3-4日,英国伦敦
- 第三届亚欧首脑会议:2000年10月20-21日,韩国首尔
- 第四届亚欧首脑会议:2002年9月22-24日,丹麦哥本哈根
- 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2004年10月7-9日,越南河内
- 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2006年9月10-11日,芬兰赫尔辛基
-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2008年10月24-25日,中国北京
- 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2010年10月4-5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议主题是“改善民生,提高公民福利和尊严”。
- 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2012年11月5-6日,老挝万象,会议主题是“和平挚友、繁荣伙伴”。[6]
- 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2014年10月16-17日,意大利米兰,会议主题为“构建负责任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增长与安全”。
- 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2016年7月15-16日,蒙古乌兰巴托。会议的主题是“亚欧伙伴二十载,互联互通创未来”。
- 第十二届亚欧首脑会议:2018年10月18-19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议的主题是“欧洲和亚洲:全球伙伴应对全球挑战”。
- 第十三届亚欧首脑会议:2021年11月25-26日,柬埔寨金边。原定2020年举行,因新冠疫情推迟,并以视频会议方式进行。
- 第十四届亚欧首脑会议:预定2023年欧洲
亚欧各国想法背景
新加坡
1994年,当时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及资政李光耀在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东亚经济高峰会所发表的演说中提出,从国际区域间关系来看,亚洲及欧洲缺乏诸如跨大西洋链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跨太平洋链接(亚太经合会)等合作模式。之后他在访问欧洲各国时,亦提及亚洲应该与欧洲创建一个类似亚太经合会的最高层次对话机制,获得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回响。
东协国家
东协国家的立场基本上与新加坡是一致的。一方面希望欧盟的介入以平衡此区域内中、美、日的势力,另一方面希望加强对欧洲的关系。
日本
最初日本是采取观望的态度,尤其是试探美国的看法。但是当日本发现美国并不重视亚欧会议后,转而积极参与,希望借由亚欧会议能促进双边关系,并且能够平衡美国的势力。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亚欧会议则抱持乐观其成的态度,认为亚欧会议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取得欧洲的资金与技术。其出席的代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亚欧会议成员
至2014年10月,有53个国家及组织:
- 亚洲(20个成员国及1个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
、
新加坡、
蒙古、
、
泰国、
越南、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文莱、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老挝、
缅甸、
柬埔寨、
印度、
、
、
新西兰及
东南亚国家联盟。
- 欧洲(31个成员国及1个组织):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丹麦、
爱尔兰、
英国、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奥地利、
芬兰、
瑞典、
赛普勒斯、
马尔他、
匈牙利、
波兰、
立陶宛、
捷克、
斯洛文尼亚、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挪威、
瑞士及
欧洲联盟。
注: 、
新西兰是大洋洲国家。
参考文献
-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Asia-Europe MeetingPDF, 2 March 1996.(英文)
- 郭思楚。亚欧会议进程回顾与展望——写在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召开之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人民日报,2004年10月7日,第三版。
- . 新华网. 2010年10月4日 [2010年10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0月8日).
- 汤绍成。亚欧基金会与亚欧文化交流。问题与研究,2005年2月44卷1期:45-78页。
- 张子扬。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与亚欧会议之比较:兼论对美欧亚三角战略关系之影响。欧洲国际评论,2005年7月1期:1-29页。
- . 新华网. 2012年11月6日 [2012年11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0日).
- 李政鸿。亚欧会议发展及内涵。台北:东南亚区域研究年度论文研讨会。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