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歷史
阿炳在街頭賣藝期間,時常隨心創作一些曲,沒有名目,鄉人稱之爲“依心曲”。1950年,當中央音樂學院的楊蔭瀏教授爲其錄音時,衆人商議以“二泉映月”爲題爲此曲命名。[1]二泉之名來自於人稱“天下第二泉”的無錫惠山的惠泉,這是阿炳經常賣藝的地方。紧邻此泉一侧的“寄畅园”,是阿炳生母所在的秦府;另一侧是"华孝子祠",而阿炳原名华彦钧,系属无锡东亭华姓的一大族群。
樂曲
該曲主題共分三個樂句,首句柔和舒緩,次句短小激蕩,三句柔中帶剛,表現心中無限悲涼。全曲採用變奏曲形式,主要是G徵调式,將主題變奏五次,逐漸推入高潮。阿炳在演奏中大量使用綽、注,配合二胡的音色,如泣如訴。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