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乌
三足乌亦称赤乌,中国神话中其形象是一只黑乌鸦蹲居在金光闪烁的红日中央因而常称为金乌,主要是侍奉西王母[1],是汉族神话中太阳之灵。神话中说,太阳有三足乌鸦[2],古代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在中国出土的文物中其中有女娲和伏羲各捧着一颗太阳的壁画。

汉朝壁画中的三足乌

马王堆汉墓出土T型帛画,右上角可见金乌。

高句丽壁画中的三足乌
传说三足乌为日之精,居日中[3],形态为三足乌鸦,共有十只。它们住在东方大海扶桑树上,轮流由它们的母亲——羲和驾车从扶桑升起,途径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鸟次山、悲谷、女纪、渊虞、连石山、悲泉、虞渊。后来金乌作乱,同时十个一起上天,使大地被烤焦[4],被后羿用神箭射下九只,只剩下一只[5]。
清朝太监安德海最后一次出京采办,漕船上用的即是三足乌纛旗,夸耀他为西太后慈禧的宠宦;三足乌也是高句丽最高权力的象征。三足乌亦是扶余和汉民族的图腾之一。
日本文化中的金乌
古代扶余高氏(高骊)文化中的三足鸟
高句丽人崇拜三足乌如同龙和凤,嫦娥和伏羲女娲,受古代中原人文化影响很大。高句丽人对三足鸟的这种崇拜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有描述,今吉林省集安市仍随处可见三足鸟的装饰画。
高句丽壁画墓多绘有伏羲女蜗像,表明其有日月星晨崇拜。高句丽五盔坟四号墓「伏羲女娲绘于北角二层抹角石上,人首蛇身。伏羲居左,男相,披发,双手捧日轮于头上,日中有三足鸟,女娲居右,长髪女相,双手捧月轮于头上,月中有蟾蜍。」[7]长扶余川一号墓后室藻井顶部绘三足鸟、伏羲、蟾蜍、女娲与兔和北斗七星图。[8]。
参考文献
- 《河图括地图》:“昆仑在若水中,非乘龙不能至。有三足神鸟,为西王母取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张守节《正义》引张揖曰:“三足乌,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
- 《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乌。”王充《论衡·说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艺文类聚》卷一百引《黄帝占书》:“日中三足乌见者,大旱赤地。”
- 《初学记》卷三十引三国吴薛综《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
- 《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 《楚辞·天问》王逸注曰:“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比皆死,随其羽翼。”《北堂书钞·天部一日》:“尧时,有十日并出,命羿射十日,中九乌皆死,堕羽翼。”
- 《新撰姓氏录》
- 《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8页
- 耿铁华《高句丽壁画中的宗教与祭祀》,《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2期
- 唐朝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
- 唐朝白居易〈劝酒〉
- 唐朝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