ß

ß,是德文字母之一,德語讀作 eszett(也就是德語字母S和Z的連讀,國際音標讀作/ɛs'tsɛt/),又稱為 scharfes S清S)。這個字母在世界目前的語言和書寫格式僅有德語字母採用。ß是在特殊的狀況下從ss演變而來,在無法使用ß書寫的場合,例如其他語言的電腦使用者不方便輸入此字母時,可以「ss」代替。之前,ß在西方字母中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它只有小寫體,而且沒有相互對應的大寫字母。2008年4月,Unicode正式收录了其大写字母。於2017年,德語正寫法協會正式將大寫字母ẞ納入德文正寫法,使長年的辯論結束[1]

ßß
拉丁字母
大寫字母
小寫字母 ß
Unicode編碼 大寫:U+1E9E
小寫:U+00DF
各種字體下的字母ß

起源

印刷體ß的起源

一般認為有兩種字母連體的可能,產生了 ß

  • 字母 ſ 和 s 連體,是由長s(ſ)和正常的s結合。字母 ſ 和 s 連體,被用在Antiqua字型,曾用在法語和英語的印刷體上,十八世紀時隨著ſ的禁用,此種結合方式也被廢止
  • 字母 ſ 和 z 連體中世紀之後開始在德語粗體字型使用,高地德語輔音轉變時,德語的[t]逐漸改變成[s]或是[ts],起初這兩種都拼作 zz,但很快地分化成 ſz 和 tz 兩種寫法,而該 s 的發音與古德語s 的發音不相同,這個差異在中世紀也隨著語言的演變消失,因此 ſz 以及 ss 便被混淆使用,幾個世紀之後這兩種拼寫法在1901年的德語拼字改革合併為一。

過去德文通常使用德文尖角體(哥德體活字)字型,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前半葉,越來越多的文書以古籍字體(古羅馬字體)的字型印刷,排字工人為此尋找對應於黑體字 ſz 的古籍字體字型,因為他們認為應該保存 ſz 和 ss 之間的差別,這個差別的保存 在1996年被視為是德語拼字改革義不容辭的工作。為此甚至研發出四種可用於古籍字體字型表示的ß:

四種由Antiqua字型呈現的ß
  1. 將 ſ 和 s 並排書寫(不是連寫合字,而是保留為分開的兩個字元)
  2. 將 ſ 和 s 連體。
  3. 將 ſ 和一種黑體字的 z 連體(此種 z 看起來像「3」,而使得連體看起來最接近原始的印刷字連體)
  4. 將 ſ 和一種 3 連體(這使得看起來像希臘字母 )
德国柏林的一块有ß字的路标

輸入

  • 德語輸入法下,美式鍵盤-鍵即為德語鍵盤ß
  • 使用英文(美國)國際鍵盤布局的話: 同時按AltGR和s。
  • 採用微軟視窗作業平台的電腦(筆記型電腦不適用)若使用美式鍵盤,要輸入「ß」時可以先按住 Alt 鍵,隨後輸入「+00DF」、「0223」或是「223」,數字部分要用鍵盤右方的數字區輸入,完成後放開 Alt 鍵。要輸入「ẞ」時可以先按住 Alt 鍵,隨後輸入「+1E9E」或是「7838」,數字部分要用鍵盤右方的數字區輸入,完成後放開 Alt 鍵。
  • 使用微軟視窗的電腦,若不能以上述方法輸入時,可以打開Microsoft Word以插入符號的方式取得這個字母。
  • 麥金塔電腦使用美式鍵盤時,要輸入 ß 可採用 Option + s 的方式完成輸入。
  • UNIXLinuxX Window桌面中,可以打开组合键(Compose Key)选项(Gnome系统中在“键盘首选项”的“布局选项”中);然后先按组合键再按ss完成输入。使用Alt + _ 的方式可在X下输入ß。也可以按住 Control+Shift 并输入“u00df”。在Wayland下,可先按Control+Shift+U 再输入“00df”最后按Enter达到同样的效果。

用法

今日的德文 ß 的拼字法,被用來表示清音的 s(國際音標的[s]),通常用在一個音節的開頭(例如:街道 Stra-ße)或是一個單字它的系列單字(例如動詞變化)中有 ß 則在一個長元音之後使用它表示[s]的音(例如:他流動 es fließt,的系列動詞原型為 flie-ßen);不過當前後音節的[s]音分別屬於兩個音節時,則會採用 ss 的寫法(例如:漂浮的過去分詞ge-flos-sen),或是當一個字的其他系列單字使用兩個s,則 ss 置於短元音之後(例如:它漂浮 es floss)。

舊式用法和拼字改革

1996年德語正字法改革之前,有一個額外的規則是 ss 只能於連接兩個音節時使用,否則應該由 ß 取代,有時甚至使得這個改變發生在短元音之後,例如「floss(流动"fließen"的过去式)」曾被拼為「floß」;這一次的改革影響的還包括一些地理名詞,例如「Rußland(俄羅斯)」和「Preßburg(普雷斯堡,今布拉迪斯拉發)」分別改成「Russland」與「Pressburg」。

瑞士和列支敦斯登

瑞士列支敦斯登官方正式於1930年代廢止字母 ß 的使用,目前學校、通信、報紙等皆已經不再使用此字母,不過瑞士的出版業者仍然繼續使用,因為他們的出版品擴及遠比這兩個國家還要廣大的德語市場。

替代和大寫

若無 ß 可使用,基本上應該使用 ss 作為首要替代拼字法,這個 ss 可用連字符號連接,例如:「Stras-se」表示「Stra-ße」。如果整個單字是由大寫字母組成,則使用 SS,例如「STRASSE」除非是一些正式或法律上的文件,為了避免模稜兩可或混淆,大寫體便可以使用ß。

舊式的拼字法中,曾有人倡導使用 SZ,以免 SS 會產生謬誤結果,例如:「IN MASZEN」(限量,Maß表示度量)和「IN MASSEN」(大量,Masse表示大量、眾多)。1957年東德杜登詞典甚至不斷提議,應該推行 ß 的大寫體。2004年Anreas Stötzner基於大寫體的 ß 是印刷體的問題,針對Unicode提出使用兩個大寫S並不適合用作編碼,不過這個提案已經於當年被拒絕了。2007年這個提案被重新發布至德國標準化學會[2],提議把大寫ß的Unicode名字改作「LATIN CAPITAL LETTER SHARP S」。該計劃書被接納,並以編碼U+1E9E收錄於Unicode 5.1[3]

ß和β辨析

ß 不應該和外表極為相似的小寫的希臘字母 β 混淆,這對於不認識德文的讀者來說很重要,因為這兩個西方字母實際上沒有關係。事實上這兩個字母,在電腦輸入法和一般印刷品上,存在著足以讓兩者不致混淆的差別,若真的無法呈現ß時,ss才是正確的替代符號

在多數情況下,ßβ的差異如下:

  • β筆劃開頭低於一般書寫對齊的底綫,ß不向下突出。
  • β在書寫的筆劃尾端和左側的垂直綫有相連,而ß是分開的。
  • β使用希臘字體的筆劃寬度,傾斜綫的部分最細,ß採用拉丁字體的筆劃寬度,水平綫最細。

然而,歷史上曾經一度流行這兩種字母之間的替代,像是描述一個電腦軟體程式的測試版本(β版)時,有些較為舊的作業平台(例如:Classic Mac OS)並不支援希臘字母;另外,IBM較原始的DOS編碼CP437,將這兩種字母異體合併,使其具有一樣的代碼值。

在德文書寫必須注意的是,ß的筆劃相當於β左邊的起始筆劃低於語句對齊的底線。

其它

  • 依照字母順序排列德語字彙時,ß 一般被視為是 ss,Ruß → Russe → rußen → Russland (俄羅斯);也有些人將ß分類為單一的s,但是並未大量採用。
  • ß 也用在一些蘇美爾語兩河流域蘇美古文明使用的語言)的拉丁拼音化的場合,在此條件之下,它代替的是 sh 的發音,一些研究蘇美爾語言的學者則使用「sz」或是「$」表示這個音。
  • 同時 ß 也是在以匈牙利語交流的行動電話簡訊中,取代字型 sz,藉此達到縮短簡訊長度的目的,因為簡訊通常有字數限制。有許多瑞士的德語使用者在簡訊中取代所有的 ss。

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UnicodeISO 8859-12349
1013141516
大写 U+1E9E
小写 ßU+00DFDF

小寫 ß 在通訊和電腦的編碼應用上有以下5種:

  1. HTML的字元編碼的「ß」。
  2. Unicode十进制是「223」。
  3. 十六进制的「00DF」。
  4. UTF-8的「C3, 9F」。
  5. ISO/IEC 8859的編碼,存在於在第123491013141516套編碼之中。

大寫 ẞ 在通訊和電腦的編碼應用上有以下3種:

  1. Unicode十进制是「7838」。
  2. 十六进制是「1E9E」。
  3. UTF-8的「E1, BA, 9E」。

参看

参考资料

  1. des Rats für deutsche Rechtschreibung. (PDF). web.archive.org. 2017-07-06 [2022-11-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7-06).
  2. (PDF). [2014-10-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04).
  3. (PDF). [2014-10-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03).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ß
德语字母
A a (Ä ä)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Ö ö) P p Q q R r S s ( ß) T t U u (Ü ü) V v W w X x Y y Z z
ISO基本拉丁字母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历史古文字变体连字衍生字母附加符号标点符号数字Unicode字母列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