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H
历史
SuperH 处理器内核家族在九零年代早期由日立开始开发。许多单片机与微处理器都在这个架构下。其中最有名可能是 惠普 Jornada PDA 用的 SH7709。
日立开发能完全向下兼容的 CPU 内核指令集。起初,SH-1 与 SH-2 用在 Sega Saturn 及 Sega 32X,后来也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的微处理器上。它是 16 比特指令集,寄存器长度与数据信道是 32 比特,故让指令极密实。当时内存很贵。
数年后,SH-3 内核加入这个家族,并带来其它的中断概念、内存管理单元 (MMU) 与可修改的缓存概念。SH-3 内核并加入延伸 DSP,称 SH-3-DSP 内核。延展数据信道让 DSP 更有效率,特别缓冲器与 MAC-type DSP 引擎,内核统一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精简指令集处理器。衍生而来的 SH-2 内核,称为 SH-DSP。
为了 Sega Dreamcast,日立发展了 SH-4 架构。这是从原内核的极大延伸。超纯量(2路)指令运行与平行矢量浮点运算器是这架构的重点。这颗 CPU 内核并用在许多高效需求的嵌入式程序。大致而言 SH-4 基础架构芯片在 1998年左右。
不久后,日立与意法半导体成立了持有专利的 SuperH 公司,提供 SH-4 内核给其它公司并开发 SH-5 架构。首度将 SuperH 推向 64 比特领域。SuperH 公司卖这些 CPU 内核的相关专利。
SH-5 设计上加入了称之为 SHmedia 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指令集,亦加入相当于在 SH-4 user-mode 部份的 SHcompact 指令集。实作与 ARM 兼容的 Thumb 指令集。
之后,SuperH 架构的进化仍持续进行。最后的演进发生在 2003年 ,SH2 至 SH-4 统一成超纯量的 SH-X 内核,有点类似之前架构的超集合。
版本
SuperH 家族包括:



- SH-1 - 用于需用微处理器的嵌入设备(CD-ROM设备、家用电器等等)
- SH-2 - 用在需高性能的微处理器设备,亦用在自动控制诸如引擎控制单元或网络设备。
- SH-DSP - 初期为了移动电话市场开发,之后用在许多需 DSP 性能的客制化设备,如 JPEG 压缩等等。
- SH-3 - 使用在手持设备等使用 Windows CE 的设备,并用于车用导航市场。
- SH-3-DSP - 主要使用于多媒体终端机与网络设备,亦用于打印机或传真机。
- SH-4 - 使用在非高性能不行的设备如多媒体终端机、电视游乐器或机顶盒。
- SH-5 - 使用在高端多媒体设备。
- SH-X - 主流用于不同的引擎控制器(有/无 DSP 及 FPU 单元)、车用多媒体设备、机顶盒或移动电话。
SuperH 并支持 RTOS,相关工具厂商布于全球。
外部链接
- 产品,内核,工具,手册,信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RTEMS 即时操作系统
SuperH 上的 Linux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127083524/http://www.kpitgnutools.com/, Official free SH GNU Toolchain with Support
- http://www.linux-sh.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http://linuxsh.sourceforge.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01109204200/http://www.sh-linux.org/ gcc toolchain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910072943/http://www.shlinux.com/ MPC Data SHLinux support
SuperH 的 Linux套件列表
- Jlime (Jornada Linux Mobility Edition) 是惠普 Jornada 620LX/660LX/680/690 手持设备的套件;JLime 可能是 SuperH 最大的套件。
- Gentoo Linux
- STLinu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uperH 上的 NetB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