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k Overflow

Stack Overflow是一个编程领域的问答网站,隶属Stack Exchange Network[1][2][3][4][5]。网站允许注册用户提出或回答问题,利用积分制度让用户自行管理。另外网站也会根据用户的贡献颁发徽章[6]。用户创建的内容都使用知识共享协议授权。[7]

Stack Overflow
网站类型
问答网站
语言英语
持有者Stack Exchange
创始人Joel SpolskyJeff Atwood
网址stackoverflow.com
商业性质
注册可选,使用OpenID
推出时间2008年8月2008-08
现状运营

直至2018年9月,Stack Overflow有超过9,400,000名注册用户[8]和超过16,000,000[9]个问题,其中最常见的主题有JavaScriptJavaC#PHPAndroidPythonjQueryHTML[10]

历史

Stack Overflow由Jeff AtwoodJoel Spolsky在2008年创立[11][12],旨在创建一个相对于Experts-Exchange等早期论坛更开放式的替代品。网站的名称是在2008年四月,由创办人Atwood的知名编程博客Coding Horror的读者选出[13]网站的商标也是以相同的方式投票选出的。2008年1月31日,Jeff Atwood向他的订阅者寄发邀请函,鼓励他们参予新网站的封闭测试。自2008年9月15日开始公开测试后,大众才可以在这个网站寻求编程相关的协助。

在2010年3月3日,Stack Overflow宣布募得由Union Square Ventures为首的一群投资人的六百万风险投资。[14]

声望值和管理制度

未注册用户可以访问网站的大部分功能,使用OpenID登录的用户可以使用更多功能,诸如:创建个人文件、赚取声望点数并激活修改标签或者投票关闭问题。

利用「声望值」来决定用户的管理权限,以此达到社区自我管理。声望值(Reputation)就是用户进行网站交互时能获取的分数,例如,用户 A 回答了一个问题,用户 B 对用户 A 的解答给予了「加分」,用户 A 就会因而获得10点声望值。对已有问题或答案扣分,作者和评价者的声望值都会降低,以此避免恶意报复。[15]当声望值达到某个程度,用户的权限(Privileges)就会增加,如声望值超过50点就可以评论答案、声望值超过 2000 可以直接编辑问题,无需作者同意。[16]虽然「声望值」很大程度能让社区高效的自我管理,但是声望值机制并非完美。例如用户询问或回答新手常遇到的简单问题(在有大量的用户的语言),就很容易获得非常多的声望值,导致他们获得不符合自身能力的 Privileges。

用户可以提交编辑标题、提交编辑主题标签、提交编辑问题内文(如果声望值不够高,就需要发问者接受编辑)。并且能够将问题的状态标示为重复问题、低质量问题、删除(标示为被删除)问题、关闭问题,让社群的问答维持品质。在 2016 年,社群删除了 150 万个帖子,其中大约 8% 是由版主删除的。[17]

技术

Stack Overflow是以ASP.NET 3.5撰写而成[18]并使用ASP.NET MVCMVC模式)框架。[19]

姐妹站

Server Fault

在2009年4月,Stack Overflow的拥有者开始了Server Fault姐妹站的封闭测试,这个网站针对系统管理领域进行问答。截至2009年6月 (2009-06),本网站仍在开放测试阶段。

Super User

Super User是一个针对超级用户[20],而非仅限于系统管理员或者程序员的姐妹站。于2009年6月进入半封闭测试[21],并于2009年8月18日开放。[22]

现任首席执行官

  • Prashanth Chandrasekar(2019年10月1日上任)[23]

参见

参考数据

  1. Alan Zeichick. . SD Times. 2009-04-15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6).
  2. . Slashdot. 2008-09-16 [200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6).
  3. Joel Spolsky. . YouTube. 2009-04-24 [200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7).
  4. . Stack Overflow. [201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2).
  5. . [201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6. . Stack Overflow. [201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7).
  7. . [201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0).
  8. . Stack Overflow. [19 Dec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9. Jeff Atwood. . Coding Horror. 2008-04-16 [200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3).
  10. Jeff Atwood. . Coding Horror. 2008-09-16 [200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4).
  11. Jeff Atwood. . Coding Horror. 2008-04-06 [200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3).
  12. . blog.stackoverflow.com. [201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5).
  13. . Stack Overflow.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9).
  14. . Stack Overflow.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15. . Meta.StackOverflow. 3 January 2017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16. . Microsoft Case Studies. Microsoft. 10 March 2010 [24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3).
  17. Jeff Atwood. . Stack Overflow Blog. 2008-09-21 [200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7).
  18. O'Dell, Jolie. . ReadWriteStart. 2009-07-26 [200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3).
  19. Atwood, Jeff. . Stack Overflow Blog. 2009-07-14 [200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8).
  20. Atwood, Jeff. . Stack Overflow Blog. 2009-08-18 [200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1).
  21. Joel Spolsky. . Stack Overflow Blog. [2019-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6).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