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393

SN 393中国在393年发现并记载的一颗超新星的现代编号。它位于天蝎座,是一颗位于银河系内的超新星。

SN 393
SN 393出现在现代星座中天蝎座的尾巴区域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超新星種類II型/Ib型[1]
超新星殘骸種類壳层型
所在星系银河系
所在星座天蝎座
赤经17h 14m[2]
赤纬−39.8°[2]
銀道座標G347.4−00.6°[2]
發現日期393年[3]
最亮時視星等(V)−1[4]
距離1 kpc(3 kly[5]
物理特徵

记载

中国对SN 393的记载出现在《宋书·卷二十五》[3]

太元十八年春二月客星在中,至九月乃灭。

太元是指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太元十八年即是公元393年。这一年的农历二月是2月27日至3月28日,九月是10月22日至11月19日。尾是指二十八宿中东方青龙尾宿,即现代星座系统中天蝎座的尾巴,由天蝎座εμζηθικλν九颗星组成。这颗客星的最亮视星等达到-1等,连续约八个月都可以在晚上看到,之后消失[4]。如此长的持续时间也显示这其实就是一颗超新星[6]

超新星遗迹

超新星爆发时喷出大量物质,清除了其周边的星际物质,创造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由气体和等离子组成的超新星遗迹,SN 393也不例外。在1975年,在SN 393所在的尾宿天域总共可以找到七个超新星遗迹。根据SN 393爆发时的最亮视星等,天文学家估计它距离地球约为10000秒差距(33000光年)。在上述的七个超新星遗迹中,有三个符合这个距离限制。在这三个超新星遗迹中,G350.0-1.8的年龄约为8000年,和SN 393爆发的时间不符合。而另外两个超新星遗迹G348.5+0.1和G348.7+0.3,距离都在10000秒差距,年龄约为1500年,和SN 393爆发的时间符合[4]。但是由于这颗超新星发生在银河平面,它和地球之间存在很多星际尘埃,很难解释它位于10000秒差距这么远的距离还可以被古代中国人用肉眼观测了八个月[3]

1996年,伦琴卫星(ROSAT)巡天观测在这个天域发现了一个新的超新星遗迹:RX J1713.7-3946。两年后,有人提出这个可能就是SN 393爆发后的超新星遗迹[7]。在1999年的观测表明,RX J1713.7-3946和距离地球6000秒差距(20000光年)的H II区G347.611 +0.204有关联。然而在2003年,一项研究表明,RX J1713.7-3946和一个距离地球1000秒差距(3000光年)的分子云之间有相互作用。2004年,通过X射线观测和对遗迹与地球之间的物质吸收中性氢情况的研究,增强了03年的结论。RX J1713.7-3946在天球投影的角直径有70角分,因此它的直径约为20秒差距(65光年)[5]

RX J1713.7-3946是一颗质量至少为15个太阳质量恒星发生II型Ib型超新星爆发而留下的超新星遗迹。爆炸产生的能量约为1.3×1051尔格,喷射出三个太阳质量的物质进入周围的星际介质中[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Berezhko, E. G.; Völk, H. J. .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February 2010, 511. Bibcode:2010A&A...511A..34B. arXiv:0910.2094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0913312.
  2. .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1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3).
  3. Wang, Zhen-Ru. .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7–210. Bibcode:2006Ap&SS.305..207W. doi:10.1007/s10509-006-9187-8.
  4. Clark, D. H.; Stephenson, F. R. . The Observatory. October 1975, 95: 190–195. Bibcode:1975Obs....95..190C.
  5. Acero, F.; et al. .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October 2009, 505 (1): 157–167. Bibcode:2009A&A...505..157A. doi:10.1051/0004-6361/200811556.
  6. Clark, D. H.; Stephenson, F. R. .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September 1976, 17: 290–302. Bibcode:1976QJRAS..17..290C. Authors list列表缺少|last2= (帮助)
  7. Wang, Z.-R.; Qu, Q. Y.; Chen, Y. . Katsuji Koyama, Shunji Kitamoto, Masayuki Itoh (编). .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262. 1998. Bibcode:1998IAUS..188..262W.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